何大进

作品数:28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教学传教士鸦片贸易美国商人美国传教士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世界历史》《广州社科快讯》《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值得推介的“六个教学模式”——评徐奉臻著《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8-38,共1页何大进 
关键词:理念创新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 推介 大学评价体系 2009年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整合被引量: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52-55,共4页何大进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课程则起着主导与核心作用。人文课程的整合要注意优化配置和显隐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得到全面、协调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课程 
外国侨民与广州近代报刊的肇端被引量:1
《历史档案》2008年第3期78-83,共6页何大进 
关键词:近代报刊 广州 侨民 外国 人文环境 对外开放 区域优势 中国 
和谐社会与多党合作被引量:1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何大进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中外先哲们不断探究的哲学与社会命题。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加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基本内涵 多党合作 
略论明末清初广州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22-26,共5页何大进 
明末清初,在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广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宽松开放的人文环境,成为当时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明末清初 广州 文化交流 
培养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
《广州社科快讯》2006年第7期11-12,共2页何大进 
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主体和核心任务是有区别的;其主体是科学精神,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大学的任务主要有三:一、传授知识;二、技能训练;三、人格培养。前两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关键词:大学教育 人格培养 人文精神 传授知识 技能训练 培训机构 精神家园 科学精神 
略论太平天国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06-109,共4页何大进 
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深入发展,美国传教士和舆论界从最初的激动和宗教热忱中冷静下来了,他们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出现了一个从欢呼,到疑虑,再到仇视的变化。受其影响,为了保护和扩大美国的在华利益,美国的“中立”政策也出现了由同情太平天...
关键词:太平天国 美国 对华政策 
裨治文与《美理哥国志略》简论被引量:1
《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78-79,共2页何大进 
裨治文(E.C.Bridgman,1801-1861),美国第一位赴华新教传教士,1801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贝尔彻城,1822年考入阿默赫斯特学院,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安多佛神学院并在此接受了三年的严格训练.1829年10月他受美国公理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
关键词:裨治文 《美理哥国志略》 简论 美国 对华传教事业 
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被引量:10
《北方论丛》2005年第4期79-82,共4页何大进 
京师同文馆是由清廷举办,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长期担任总教习的中国第一所官办洋学堂,它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晚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潮的产物,也是国门洞开后,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创办,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肇端,对中国社会...
关键词:近代中国 丁韪良 京师同文馆 
《瀛环志略》与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文史知识》2005年第8期74-81,共8页何大进 
《瀛环志略》是继《四洲志》和《海国图志》之后,晚清又一部颇有影响的舆地学著作,该书作者徐继畲不仅以文字简练、叙事清晰见长,而且以识见精辟、胆略过人称世。晚清著名思想家王韬在评价该书时说:“近来谈海外掌故者,当以徐松龛...
关键词:《瀛环志略》 中国 美国 文化交流史 徐继畲 舆地学 清朝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