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作品数:13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法治德治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服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海外文摘》《黑龙江高教研究》《办公室业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活动中开展走进学生心灵的价值观教育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第12期67-67,共1页刘畅 
学生的价值观如何确立?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针对价值观教育容易走向知识化、浅表化、形式化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唤醒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依托“具体”的活动材料,尊重学生的“差异”,形成“可视”的活动成果,...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引领学生 情感体验 唤醒学生 丰富的活动 学生心田 走进学生心灵 正确的价值观 
基于核心素养的微写作命题研究——以近九年北京卷微写作试题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100-103,共4页刘畅 
本文从微写作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探讨微写作的教学价值和评价价值,并对近九年北京卷微写作试题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微写作试题的命制在总体框架、试题材料和考查能力上基本稳定,近三年微写作的命题呈现...
关键词:微写作 写作能力 高考命题 核心素养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河北画报》2021年第2期94-94,共1页刘畅 
具象艺术在绘画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从原始的洞窟壁画、古希腊的雕塑作品、中世纪的宗教啟、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到近现代的作晶,具象艺术一直保持着它不竭的生命力,二十世纪是具象绘画的转折时期,本文从美术史的角度阐述具象...
关键词: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 形式与结构 洛佩斯 
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调查 —以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东孙庄镇北堤南村为个案
《海外文摘》2020年第16期11-13,共3页刘畅 
通过实地调查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东孙庄镇北堤南村的词汇使用情况,发现当下武强话的词汇使用和普通话的词汇使用具有代际差异的特点。同时,进一步考察并分析武强话和普通话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呈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在此基础...
关键词:武强话 普通话 代际差异 语言生态 
美国加州国际理工高中的项目式教学被引量:1
《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24期9-10,共2页刘畅 
2018年教育专业大学生赴境外实习项目
一、多学科教师共同设计项目美国加州国际理工高中(International Polytechnic High School)实施多学科协作项目式教学,将同一年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House(类似于我国的班级),同一House的学生每天一起上课。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同一年级各...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美国加州 高中 国际 HOUSE 学科教师 多学科协作 跨学科合作 
以传统文化复兴工程为契机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被引量: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7年第9期68-70,共3页刘畅 
意识形态话语权,其实质是对人的一种影响力。目前,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效和有力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挥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高校要抓住传统文化复兴工程的契机,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借助中国传...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意识形态 话语权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教育艺术》2017年第7期37-38,共2页刘畅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层次人才因其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风涵育等诸多方面的"领航"作用,成为了高校间竞争的焦点。而面对建设高层人才队伍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正确分析,积极应对,通过制定科学合理...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 队伍建设规划 人才政策 人才交流 高层人才 人才引进 涵育 薪酬模式 薪酬方案 重点学科 
我国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的反思与超越被引量:5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143-150,共8页王淑芹 刘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15ZDA038);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一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性整体性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构建。当前社会成员对"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唯物辩证法 意识形态 
有关德治与法治关系的三种观点
《人民文摘》2015年第7期56-56,共1页王淑芹 刘畅 
目前,学界对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在理解上仍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在治国方略上应该是法治至上的独尊关系。理由是一旦把以德治国提高到与依法治国同等高度的国策上,在实践层面会削弱法治的统治地...
关键词: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治国方略 关系问题 统治地位 并列关系 德法并重 政治建设 
德治与法治:何种关系被引量:39
《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5期64-68,共5页王淑芹 刘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研究"(11&ZD030);"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我国社会诚信建设研究"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不仅是中外历史争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存在分歧较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本文在辨析与厘定现代"德治"与"法治"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德治与法治关系的三种样态,提出并立论了德治与法治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主次"关...
关键词:德治 法治 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