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克玲

作品数:58被引量:26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院校区域经济校企结合本土化工学结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惠州学院学报》《中国成人教育》《长白学刊》《教育与职业》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才智》2018年第1期24-25,共2页王鸣柳 廖克玲 
针对产教合作机制存在问题,探索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实行项目制,以项目为引领机制,在责权利实施以及项目跟踪实践过程,以及探索人才激励机制与科技转化平台机制,为产学融合探索出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 职教集团 责权利 项目制 
区域经济背景下的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新校园(上旬刊)》2017年第12期22-23,共2页王鸣柳 廖克玲 
本文针对目前职业院校政校行企育人机制责权利不明朗、深度融合没有特色、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等现状,对政校行企在法律、机制、区域共享、集团化办学、项目化跟踪制、责权利机制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探索。
关键词:政校行企 机制创新 项目跟踪制 
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对现代职业人成长的现实意义被引量:1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2-16,共5页廖克玲 
从"业者有业,业者乐业"出发,论述个体本位论到社会本位论的时代局限。以人为本,探索从低层次的需求层次到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之间的依存与实现关系,探索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对当今职业人成长的现实意义,揭示人生存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个体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自我实现 自我超越 幸福感 
选择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探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8-20,共3页廖克玲 
以格拉瑟的选择理论为视角,从自我认识、自我实现、价值选择、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如何实现共同成长。
关键词:教师 学生 选择理论 共同成长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索被引量:4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34-36,共3页廖克玲 
高职院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高职生存在不少心理问题。积极探索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其产生的时代诟病,针对高职学生的专科层次和社会需求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可控感培养,增强学生自信,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 可控感 自信心 幸福感 能力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文化自觉与教师幸福感探究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36-38,56,共4页廖克玲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教师面临教学提高、专业能力更新还有生存的双重压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首先应该是有思想有幸福感的人,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环境制度下探索文化自觉与幸福感的关系,教师如何获得人本主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 教师 文化自觉 幸福感 
建构主义对高职选修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启示——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选修课教学实践为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20-22,共3页廖克玲 
如何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探索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开发潜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创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景教学 平等沟通 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与实践——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48-49,共2页廖克玲 林润惠 
高职院校目前正在进行着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探索政府、企业、学校三者责权利的结合点,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联、市场互通、经济互惠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资源 区域合作 校企结合 
本土视阈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层次路径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3期274-275,共2页李洛 廖克玲 
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发展理论,解决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学生继续教育出口问题,但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继续教育与出路问题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问题还很模糊,提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技术本科与更高层次研究问题,为完善高等职业教...
关键词:职业教育 层次 路径研究 
本土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共享与利他模式探索——专业无界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学园》2012年第7期53-53,共1页廖克玲 林润惠 
高职院校目前在进行着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产业的不断升级,无法以独一的专业模式去适应新型产业模式的成长,探索专业无界化管理模式是校企合作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之一。
关键词:本土化 校企结合 无界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