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冰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功能文体学英译理论视阈生态翻译英译本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灌溉排水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淘金时代澳洲华人身份认同的书写嬗变——《多妻毒》与《淘金地》的系统考量
《系统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卢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16ZDA200)。
《多妻毒》与《淘金地》都是以华人赴澳淘金为叙事语境,两者写作年代虽然相差百余年,写作主旨与叙事风格迥然不同,但是两个文本中的华人都以被丑化的“他者”形象出现,并均对华人的文化自信﹑身份认同做出各自的指涉。在系统思想的框架...
关键词:淘金时代 澳洲华人 文化自信 共同体 系统分析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下功能文体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教学刊》2023年第21期99-102,共4页卢冰 侯敏跃 
徐州工程学院校级课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拓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YGJ222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语言测试研究”阶段性成果(12YYD019)。
大学生英语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不高的背景下,在阅读教学中,引用功能文体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促其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使用的积极性。功能文体学把语言在各层面上的表现特征作为分析对象,通过从宏观结构到微观成分的功...
关键词:语篇分析 功能文体学 及物性分析 主位推进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导入研究--评《黄河文化概说》
《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第11期160-160,共1页卢冰 
2021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项目(21ZC02)。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黄河诞生了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的大河文明相比,唯有黄河文明绵延至今,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黄河文化应时而变、大器厚...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黄河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 中华文明 应时而变 大学英语教学 生命之源 大河文明 
狄金森与普拉斯死亡主题诗歌的暗恐比读被引量: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6-70,共5页卢冰 
狄金森和普拉斯的死亡主题诗歌带给读者强烈的暗恐感受。两者暗恐书写的不同源于各自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情绪经验和情感诉求,以及死亡主题诗歌背后不同的创作路线和微观意象的建构。在暗恐理论的解读下,两者的死亡主题诗歌呈现出负面美学...
关键词:狄金森 普拉斯 死亡 诗歌 暗恐 
系统论视野中与他者共存——《井》与《六十盏灯》的伦理对读
《系统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17-23,共7页卢冰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海外研修基金.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系统是一个巨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世界主义意味着全世界的人类同属一个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的系统。世界主义伦理的最大敌人是化"他者"为"自我"的同一性诉求,这使它易于蜕变为一种无根的想像。本文以分别获得澳...
关键词:系统论 世界主义伦理 他者 自我 
澳洲土著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解析
《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2期9-15,138,共8页卢冰 侯敏跃 
澳大利亚女权运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的第二年,白人妇女就被赋予选举权。然而作为"第一民族"的土著却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土著妇女承受着种族和父权制的双重压迫,处境最为凄惨。在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土著妇女...
关键词:澳大利亚 土著妇女 选举权 公民权 
《读山海经》(其十)的英译比读——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39-141,共3页卢冰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40053)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凸显了翻译活动中译者使译文达...
关键词:翻译适应论 《读山海经》 生态翻译理论 
翻译主体间性的生态维度——以《哀希腊》四个译文为例
《新课程》2015年第27期36-38,共3页卢冰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40053)阶段性成果
翻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即翻译的主体间性。依据生态翻译理论,以《哀希腊》的四个译文为例,考查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对译介的影响;同在主体间性关系下的读者作为翻译主体的适应性选择;总结出翻译主体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
关键词:主体间性 生态翻译理论 适应 选择 
穆旦译作主体间性研究的生态视角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11期146-148,共3页卢冰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40053)阶段性成果
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各个主体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本文以穆旦译介活动为例,拟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对翻译主体间性做出相关研究,认为成功的译作应该充分实现主体间性的生态和谐,即:一方面译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关键词:穆旦 译作 主体间性 生态视角 
译者的选择与适应——以《红楼梦》中官职英译为例被引量:4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1-152,共2页卢冰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40053)
依据生态翻译理论,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为了追求最佳翻译,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翻译生态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和选择性的适应。以《红楼梦》中官职英译为例,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进行选择转换,还要使原文的文化内涵和...
关键词:生态翻译理论 红楼梦 适应 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