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仁

作品数:13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近代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科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高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中心被引量: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5期77-79,共3页章建跃 朱国仁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既是科研中心,又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心,这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站条件和发展科学与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所决定的。不仅如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是科研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心统一的机构。其目的是既要促进科学...
关键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 人才培养 博士后工作 博士后流动站 高水平人才 科研工作 研究制度 科学研究 培养中心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定位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52-58,共7页季明明 朱国仁 
教育是邓小平生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教育思想是其整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全面的开展,业已取得丰硕成果。普遍认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全面、系统,意义深远。他的有关论述,语言...
关键词:教育思想 科学定位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观被引量:12
《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25-27,共3页朱国仁 
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观朱国仁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雅斯贝尔斯,人们并不感到陌生,但建立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之基础上的教育思想,却鲜为人知。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深刻,可说是存在主义教育理论的经典论述,探讨它,有...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 存在主义教育 存在主义哲学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自我教育 受教育者 教师 人的发展 整体精神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被引量:10
《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79-85,共7页朱国仁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朱国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潮和西方高等教育的不断传入而逐步形成的。我们虽不赞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观点,但西方高等教...
关键词:西方高等教育 中国 高等教育 近代 
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方法的思考被引量:20
《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27-32,共6页朱国仁 
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方法的思考●朱国仁在我国,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才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已出版的有关著作已近20种。①为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高教理论界正广泛地开展有关这门学科自身建设的讨论。本文立足于我...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 研究对象 学科研究方法 学科体系 逻辑起点 体系与方法 高等教育科学 理论体系 宏观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 
文化整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能被引量:1
《教育研究》1996年第11期24-26,共3页朱国仁 
文化整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能●朱国仁(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我们提出的文化整合是针对近代以来因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文化分割现象的,而近代高等教育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现象。现代高等教育汇集各种学术文化,具有...
关键词:文化整合 现代高等教育 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机构 专业人才 近代高等教育 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目标 社会文化 学术文化 
国外文科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被引量:2
《大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254-261,共8页邢克超 朱国仁 洪成文 施晓光 
在国外高等教育发展中,面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科通过自身的分化与综合。由绝对统冶到与理工科并存竞争。再到相互交叉、渗透,一直保持着重要地位。它持久的生命力来自它巨大的社会作用,它在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继承...
关键词:国外文科 专业结构 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考察
《教育管理研究》1996年第4期30-33,共4页朱国仁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并不象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那样容易考察,国内外虽有一些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探讨,但所提出的结论并不那么精确、明晰,这主要是历史文献难以搜集之故。然而,关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历史探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学 教育发展历史 教育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问题 研究成果 比较高等教育 弗莱克斯纳 布鲁贝克 
“西化”论与五四前后的高等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82-87,共6页朱国仁 
西化”论与五四前后的高等教育思想朱国仁自鸦片战争到五四前,中国人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又“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再到“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①,梁启超的“三段论”基本上勾画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观...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 中国 研究 
评清末“新政”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被引量:1
《教师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54-59,共6页朱国仁 
评清末“新政”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厦门大学朱国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为标志。洋务学堂是在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官学制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为当时的外交、军事和工矿业发展的...
关键词:清末“新政” 高等教育改革 近代高等教育 科举制度 京师大学堂 洋务学堂 清政府 高等学堂 教育宗旨 传统教育价值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