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美

作品数:33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食用菌猴头菇挤压膨化机灵芝白灵菇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食用菌》《天津农业科学》《江苏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成熟度的新鲜羊肚菌质地和风味分析
《中国食用菌》2025年第1期50-56,64,共8页张扬 集贤 巴宗 李凤美 罗莹 贺丽霞 贾强强 刘连强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项目(XZ202401ZY0041);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315D);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财政种业创新研究项目(2024ZYCX014);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蔬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ITTVRS2023008)。
品相和风味物质含量是评价食用菌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通过检测生理指标中的菌盖硬度和色度,对羊肚菌的品相进行评估,通过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基于气象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测定了羊肚菌样品中的挥发类风味化合物,对不同成熟...
关键词:六妹羊肚菌 成熟度 质地特征 风味化合物 GC-IMS 
猴头菇野生种质的采集及人工驯化栽培优良品种的筛选
《中国食用菌》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李凤美 刘连强 张志军 罗莹 巴宗 张扬 贺丽霞 李淑芳 牛继平 贾强强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315D);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财政种业创新研究项目(2024ZYCX014);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XZ202401ZY0041)。
从吉林长白山地区采集分离纯化得到了10株野生猴头菇菌株,通过ISSR亲缘关系比对,可分为6个不同品种,对这6个不同品种的野生猴头菇进行组织分离、纯化、人工栽培培养,观察和比较母种菌丝生长状态、子实体出菇的表型差异、畸形菇率、子实...
关键词:猴头菇 野生种质 筛选 人工驯化 栽培 
猴头菇单双杂交法选育新菌株及其菌丝培养特性试验
《食用菌》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李凤美 刘连强 张志军 陈晓明 张扬 罗莹 訾惠君 李淑芳 王文治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食用菌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21326315D);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0180337)。
目的:采用单双杂交法选育优良猴头菇新菌株。方法:以猴头菇刺长、He-6菌株为杂交亲本,将He-6不同单核菌株与刺长双核菌株进行单双杂交,比较杂交菌株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并进行先导核验证试验。结果:He-6菌株经单孢分离获得33个单核菌...
关键词:猴头菇 单双杂交 杂交育种 
工厂化栽培猴头菇各环节技术要点
《食用菌》2022年第3期47-49,共3页李凤美 张志军 陈晓明 周永斌 张扬 钱磊 罗莹 訾惠军 李淑芳 王文治 刘连强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0180337);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315D)。
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猴头菇出菇同步性好,出菇期较短,适宜环境能精准化控制的工厂化栽培。主要介绍工厂化栽培猴头菇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对工厂化栽培车间布局、厂区要求、菌种制作、出菇管理等技术环节进...
关键词:猴头菇 工厂化 栽培技术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
《天津农林科技》2022年第1期29-31,共3页李凤美 张志军 张扬 周永斌 钱磊 罗莹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郊区特别是林地种植区域猴头菇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包括生产场地选择、菌株选择、菌种制作、发菌和出菇管理、子实体采收等栽培环节的技术事项。
关键词:林地 猴头菇 覆土栽培 
袋栽猴头菇三种不同生产方法的对比试验被引量:2
《中国食用菌》2022年第1期76-79,共4页李凤美 张志军 周永斌 陈晓明 张扬 钱磊 罗莹 訾惠君 李淑芳 王文治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0180337);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6315D)。
针对目前国内袋栽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常用的生产栽培袋规格和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比生产周期、商品菇性状、子实体生物学效率、生产成本和利润,综合比较之后得出采用长袋制作菌棒法栽培猴头菇生产效率和收益更高。
关键词:袋栽 猴头菇 生产方法 
大球盖菇液体发酵产漆酶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23期114-118,共5页周永斌 钱磊 李凤美 张志军 刘建华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编号:16009);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所长基金(编号:SZJJ2016005);天津市科技计划(编号:16ZXZYNC00170)
拟探讨培养条件对大球盖菇液体发酵产漆酶的影响,为大球盖菇漆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ABTS[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条件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大球盖菇 漆酶 培养基 培养条件 优化 
木腐菌类菌糠制作蚯蚓饲料饲养试验被引量:7
《食用菌》2018年第1期77-78,共2页李凤美 张志军 孙玉涛 
天津市科委科技帮扶项目<利用菌糠养殖蚯蚓的高效产业模式科技帮扶>;项目编号:16ZXBFNC00070
利用木腐菌中的香菇、木耳、灵芝菌糠(渣)制作蚯蚓饲料。结果显示,蚯蚓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菌糠有利于蚯蚓的繁殖,但木屑含量过多的菌糠并不利于蚯蚓的生长,灵芝菌糠与牛粪的添加比例为1∶3,香菇菌糠与牛粪的添加比例为1∶4,木耳菌糠与牛...
关键词:木腐菌 菌渣 菌糠 蚯蚓饲料 
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7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17期10-13,共4页钱磊 张志军 陈晓明 李淑芳 李凤美 刘建华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16009);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所长基金(SZJJ2016005);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计划项目(15ZXBFNC00250)
采用摇瓶液体发酵法探讨了培养基组成对灵芝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豆饼粉0.2%、蔗糖2%、KH_2PO_4 0.1%、FeSO_4 0.05%、VB10.005%,其中豆饼粉和蔗糖为显著性因素。在此条件下,胞外...
关键词:灵芝 胞外多糖 培养基 优化 
酵素菌技术在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食用菌》2017年第4期4-6,共3页钱磊 张志军 訾惠君 王文治 李凤美 刘建华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16009);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所长基金(SZJJ2016005);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计划项目(15ZXBFNC00250)
酵素菌技术是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一项农用生物技术,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和推广,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食品和环保等领域。介绍了酵素菌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酵素菌技术 食用菌 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