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作品数:18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盐城市明达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断章备课札记方格纸课文课外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教育研究与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开卷五分钟之《笑谈大先生》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17年第3期89-90,共2页张锐 
今天这名女生读的是《笑谈大先生》——陈丹青谈鲁迅的演讲。在这之前,高一学生们读的往往是教育部推荐的名著,这类名著并非不好,但是由于初中应试味道过重,支离破碎的解析多,所谓的有效不过为了题目拿分,书读得透不透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事。
关键词:中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语文:理应务虚之“玄学”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年第5期122-123,共2页张锐 
如今语文被人冠以“玄学”之名,因为现状摆在那儿,平时孜孜不倦、勤勉求学的学生未必能在考试中拔得头筹,反而一拨貌似不甚用功只读闲书的学生,语文成绩倒是个中翘楚。语文遭人轻视,这也算是一桩理由——谁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关键词:语文成绩 玄学 务虚 学生 考试 
“静养式阅读”随感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3年第5期20-20,共1页张锐 
随手在桌上抄起一张阅读材料,署名王栋生,难得一些空泛的会议上会发这么一张言之有物的文章。王先生主张一种近乎“无为”的静养式阅读,要而言之,不计功利地读三年书,沉淀成一种趣味,一个学校如果有五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的读书人...
关键词:阅读材料 静养 随感 “无为” 诗意栖居 读书人 文章 沉淀 
飘飘似仙赵倚楼——《长安晚秋》的另一种解读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3年第3期71-71,共1页张锐 
写晚秋,却选在早上破晓时分来写,是一夜未睡,还是辗转反侧一早起身才登高望远吹笛排遣愁绪?不清楚,但是满腹心思是真的。远望,是飘渺的云雾,宫阙之高直耸云霄,诗人捻来一个“动”字,触动至高高的秋空,极言其高。若是太白诗仙...
关键词:解读 长安 夸张手法 “动” 愁绪 登高 诗人 诗仙 
《李将军列传》备课札记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3年第2期71-71,共1页张锐 
提及李广,总会想起那声长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讲李将军,总要把捻出一段教材中删去的往事。苦雨绵绵的季节里,李广愁云惨淡地坐在巫师王朔跟前,把迟迟难以封侯的疑惑怯怯向他询问。多少不及李广的属吏已平步青云,唯独李广官...
关键词:《李将军列传》 备课札记 李广 王朔 教材 
声色光影里的玉溪生——《锦瑟》备课札记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3年第1期66-67,共2页张锐 
一、引子 讲唯美伤感的李商隐,遣词不宜苟且。以味同嚼蜡的语言和文以载道的观念来解读李商隐,无疑焚琴煮鹤大煞风景,这样讲还不如不讲。
关键词:备课札记 《锦瑟》 玉溪 光影 声色 文以载道 李商隐 
黄裳《旧戏新谈》的书卷味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第6期11-11,共1页张锐 
当代散文名家黄裳藏书品书,写文白夹杂而不失其味的绝妙散文,字里行间约略见出民国文人倜傥文采的流风余绪。他文绉绉的书卷气是如今书评文字里难得一见的风光霁月,而今连这样一件翩翩书衣也随风而逝,不免令人一声长叹。
关键词:黄裳 当代散文 文白夹杂 书卷气 书评 
教育断章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第5期15-15,共1页张锐 
被忽略的备课焦虑 一堂优质语文课的生成,有时如一首诗的诞生,是“妙手偶得之”。脚踏实地的人或许总要强调多读文本,博览群书,在外延和内涵里兼收并蓄,这毋庸置疑。但有时一堂课除了磨砺之外,还需要一点灵感,一点焦虑。
关键词:断章 教育 博览群书 兼收并蓄 语文课 焦虑 备课 多读 
断章两则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第3期28-28,共1页张锐 
阅读课之殇 高一每周寥寥五节语文课,如果有谁不顾考试压力居然还要腾出一节课放任学生读课外书,那多半是要留人话柄遭人讥讽的。这样的傻子里,就有我一个。
关键词:断章 考试压力 阅读课 语文课 课外书 学生 讥讽 
“兴”始“兴”结,秾丽缠绵——温庭筠《菩萨蛮》的另一种解读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2年第4期33-34,共2页时同祥 张锐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关键词:《菩萨蛮》 “兴” 温庭筠 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