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森彪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市稽山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原电池原理教学建议教学策略化学史实组织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构建与实践——以“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复习为例
《化学教与学》2024年第9期79-81,共3页车月芬 何森彪 吴文中 
本文以“车用尿素”为情境,为高一“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复习课设计了“生态之氮转化”“生产之氮转化”和“生活之氮转化”三个教学环节,将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构建、强化和应用贯穿其中,帮助学生巩固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让学...
关键词:车用尿素 模型认知 模型构建 模型应用 
基于真实情境的原电池原理复习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6期92-93,共2页车月芬 何森彪 
教学与评价越来越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许多高考试题选用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体现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成果,这类试题逐渐成为高考试题命题导向,也是教学过程的难点。真实情境命题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将化学在技术、...
关键词:真实情境 核心素养 高三复习 命题导向 高考试题 情境教学 实际应用能力 原电池原理 
对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再研究被引量:2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1期26-29,共4页车月芬 吴文中 何森彪 
2020年浙江省教研规划课题“大概念引领下展开高中化学实验研究新范式”(课题编号:G2020183)阶段性成果;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2020年一般课题“大概念引领: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HJ2020-0022)研究成果。
实验表明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不但与氯化铁溶液是否酸化有关,还与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有关。当过量铜与浓度较高的氯化铁溶液反应时,除发生常见的离子反应Cu+2Fe^(3+)=Cu^(2+)+2Fe^(2+)外,还得到Cu(Ⅰ)与Cl^(-)形成的配合离子,同时采用数字...
关键词: 氯化铁 亚铜配离子 褐色溶液 数字化实验 
理论与计算融合的实验创新研究--以NaHCO_(3)溶液常温分解为例被引量: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19期20-24,共5页吴文中 王飞 车月芬 何森彪 
2020年浙江省教研规划课题“大概念引领下展开高中化学实验研究新范式”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2020183);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2020年一般课题“大概念引领: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HJ2020-0022)研究成果。
通过多年的实验实践研究,构建了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融合的研究化学问题的通用模型,利用该模型针对一些常见高中化学实验的疑难问题进行实验创新研究。以NaHC03溶液常温分解为研究对象,全面诠释了理论、计算和实验融合下研究化学问题...
关键词:理论模型 计算模型 疑难问题 创新实验 碳酸氢钠 
氧化石墨烯对U(Ⅵ)的吸附被引量:1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9年第2期228-232,共5页肖宇琛 何森彪 
氧化石墨烯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量含氧功能基团,在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富集方面引起广泛的关注。利用自制的氧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对放射性废水中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了pH、离子强度、温度和氧化石墨烯浓度对U(Ⅵ...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吸附 放射性核素 U(Ⅵ) 作用机理 
基于化学史实组织教学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以学生深度学习原电池原理为例被引量:4
《化学教与学》2017年第4期36-39,共4页何森彪 吴文中 
以化学电源发展史为素材,沿着原电池科学发展轨迹,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分析、解读不同时期经典化学电源,分析、比较各个时期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特征,展开学生深度学习原电池原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关键词:化学史实 原电池原理 教学建议 教学策略 科学素养 
浅谈无机框图推断题的应对策略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8年第3期64-65,F0004,共3页何森彪 
1.电解水、熔融的氯化钠、氧化铝、某些盐溶液等. 2.需要催化剂:①氨的催化氧化;②工业合成氨;③SO2+O2;④KClO3制氧气;⑤双氧水分解.
关键词:无机框图推断题 应用 催化氧化 合成氨 电解水 氯化钠 氧化铝 盐溶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