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锋

作品数:19被引量:16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数字音频说话人识别教育数据知识掌握资源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与数字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电化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教师评语研究:基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索被引量:9
《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罗恒 廖小芳 茹琦琦 王志锋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细粒度的智能学习诊断及其可解释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2177022)。
教师评语是形成性评价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但现有教师评语生成的质量在社会性、客观性和个性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教师评语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可能。生成式教师评语是指教师通过认知诊断技术得到的智能诊断数据与...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评语 智能评测 个性化教学 初中数学 
SPOC论坛交互行为模式挖掘与学习成效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4期118-128,共11页王志锋 何佳琪 王勇宏 左明章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细粒度的智能学习诊断及其可解释性机制研究”(编号:62177022);2022年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课题“基于‘小雅’智能教学平台的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编号:xtzd2021-005)。
论坛是正式学习的辅助工具之一,可用来促进各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学习者在论坛中表现与其学习成效强相关,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交互缺失、交互参与度不高等现象。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混合课堂中的SPOC论坛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
关键词:SPOC论坛 交互行为 情感分析 混合课堂 学习成效 
可视化反馈促进自我调节学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罗恒 李洁 张雪迪 王志锋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细粒度的智能学习诊断及其可解释性机制研究”(编号:62177022)。
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者具备更高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然而,当前关于促进基础教育中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较少,并且缺乏可以应用于线下课堂的实用工具,导致测评数据无法被...
关键词:自我调节学习 可视化 学习反馈 测评数据 终身学习 
面向可解释压缩感知的算法展开综述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1期35-43,共9页曾春艳 余琰 王志锋 夏诗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901165,62177022,61501199);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资助项目(xtzd2021-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CNU20QN013)。
针对压缩感知可解释性的问题,首先回顾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感知方法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阐述了算法展开方法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并对主流的算法展开网络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传统迭代算法,将算法展开网络进行分类,并选择三个...
关键词:算法展开 压缩感知 信号重建 可解释性 深度学习 
在线论坛中学习者兴趣与行为主题联合建模研究被引量:8
《远程教育杂志》2022年第1期81-90,共10页张思 陈娟 夏丹 王涛 王志锋 刘清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学习者协作会话能力评估模型及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2077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细粒度的智能学习诊断及其可解释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2177022)之研究成果。
在线论坛中的文本大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体现学习者的个人情感与知识建构水平,对其进行深入挖掘能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与依据。针对教育文本挖掘现有研究对兴趣和行为进行孤立分析的现状,将学习者潜在的兴趣主题和行为倾向纳入主题模型...
关键词:情感分析 兴趣主题 行为类别 文本挖掘 BETTM 
智慧教育视域下的知识追踪:现状、框架及趋势被引量:8
《远程教育杂志》2021年第5期45-54,共10页王志锋 熊莎莎 左明章 闵秋莎 叶俊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细粒度的智能学习诊断及其可解释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2177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量化学习的在线教学视频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2007011)、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面向大型在线学习社区的学习监测及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RCEI2020F0102)的研究成果。
知识追踪是通过跟踪历史学习轨迹,对学习者与学习资源间的学习交互过程进行建模,深入分析、挖掘、追踪学习者的动态知识掌握水平与认知结构,并准确预测学习者未来学习表现的一项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人机协同优化教学过程、助力学习者美好...
关键词:知识追踪 智慧教育 个性化 教育资源推荐 深度学习 
论坛情感挖掘研究综述:现状、挑战与趋势被引量: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1年第17期17-28,共12页陈迪 程朗 王志锋 熊锦鹏 张玉茹 黎高赞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20TS025,CCNU20IT0102,CCNU20ZT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119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CFB683)。
大数据时代,论坛上用户的看法、倾向、观点和争论形成了大量数据。对这些能表达作者情绪的数据进行挖掘,有助于相关人员对信息的理解、把控,亦会对决策形成直接影响。为此,关注论坛情感挖掘十分重要。从论坛数据挖掘相关技术的概念和意...
关键词:论坛 情感挖掘 情感词典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研究综述被引量:33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1年第8期1-9,共9页曾春艳 严康 王志锋 余琰 纪纯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01165,6150119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CFB683);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20ZT010)。
深度学习技术以数据驱动学习的特点,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深度学习模型网络过深、参数多、复杂度高等特性,该模型做出的决策及中间过程让人类难以理解,因此探究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成为当前...
关键词:深度学习 可解释性 人工智能 因果可解释 自解释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鲁棒性说话人识别方法被引量:1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39-44,共6页曾春艳 马超峰 王志锋 孔祥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901165,61501199);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191406);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CFB683);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T201805)。
为了提升说话人识别技术在复杂噪声环境下的识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均值矩阵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鲁棒性说话人识别方法,应用于纯净语音训练出的模型上测试含噪语音的场景.其中高斯均值矩阵是采用最大后验概率(MAP)对传统的梅尔频率倒...
关键词:说话人识别 鲁棒性 卷积神经网络 高斯均值矩阵 最大后验概率 
深度学习框架下说话人识别研究综述被引量:10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年第7期8-16,共9页曾春艳 马超峰 王志锋 朱栋梁 赵楠 王娟 刘聪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Q20191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901165,6150119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7CFB683)。
说话人识别由于其独特的方便性、经济性和准确性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重要的身份认证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说话人识别系统的准确性、鲁棒性、迁移性、实时性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深度学习在特征表达和模式...
关键词:说话人识别 深度学习 特征表达 模式分类 端到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