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闻

作品数:28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实证研究教育公平CEPS义务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复旦公共行政评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互动与内生:乡村治理中的情感与干群社会网络建构机制
《南方农村》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张雯闻 贾海薇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乡村数字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群体心态变迁与社会风险防控的研究--以广东省为研究空间”(72274064);华南农业大学贾海薇教授城乡公共治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本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农村治理中情感与干群关系网络互动、内生建构的过程。以中部地区H村为例,本研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乡村治理中干群间社会网络与情感建构的内生过程。研究表明,情感与干群关系网络是一种持续互动的内...
关键词:情感治理 社会网络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课后服务可以助力教育优质与公平吗——国外因果推断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现代教育论丛》2023年第4期26-35,共10页张雯闻 李婷 陈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网络圈群对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及其治理研究”(BFA200063)。
延长在校时间的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后服务如何规划、如何实施及其与基础教育优质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晰。本研究介绍了国外延长在校时间类课后服务政策措施,以及国外研究中鉴别课后服务优质与公平效应的反实...
关键词:双减 教育公平 课后服务 因果推断 
制度嵌入与情感链接: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软激励与积极心理建设历程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2年第2期81-96,共16页贾海薇 贾昕珊 张雯闻 
本文深入研究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近五年来下派到各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群体,发现“下派制度”形成的正式角色嵌入,只是第一书记开启工作的首环,从“身住”向“心驻”转变的情感链接,才是其工作角色建构的关键环节;“角色模糊”与“...
关键词:第一书记 职业倦怠 工作激励 积极心理建设 
教师劳动力市场何以有效——“双减”背景下课后托管教师资源供给创新的案例研究
《现代教育论丛》2022年第4期52-62,110,111,共13页张雯闻 李婷 刘东妮 
“双减”政策实施,校内课后服务骤增,教师供需矛盾更加凸显。本研究以深圳市典型企业S人才集团为例,讨论了“双减”政策背景下,盘活教师劳动力市场,创新教师资源供给的市场机制。以S人才集团为例,本研究显示专业的教师劳务派遣企业可以...
关键词:教师供给 “双减” 教育市场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读书何以有望?教育帮扶政策与农村相对贫困居民教育期望的三层重构被引量:8
《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6期39-46,共8页张雯闻 
2018年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少数民族的教育期望及形成机制:基于恩施村落的比较研究”(18CSH021);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方治理变革中的社会风险防控与社会资本培育”(71673091);广州市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部分成果。
提升农村相对贫困居民的人力资本与内生发展能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实现该目标尤其需要提振前者的教育期望,并通过主观动机带动实践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关注教育帮扶政策影响下农村相对贫困居民教育期望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
关键词:教育期望 教育帮扶政策 教育机会公平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理解校外培训治理的国家行动逻辑被引量: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13-122,共10页张雯闻 贾海薇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方治理变革中的社会风险防控与社会资本培育”(71673091);广东城乡社会风险与应急治理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双减”是近期教育治理的焦点议题,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则是“双减”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仍是政治代表和家国责任的前提下,人民需要政府“有为”,治理无序的校外培训市场。有为政府的指引下重构的有效市场侧重于供给侧改革,具有以下特征第...
关键词:双减 校外培训 教育政策 教育治理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劳动教育回归中的创新及路径选择
《教育导刊(上半月)》2021年第7期11-15,共5页张运红 张雯闻 陈厚余 林子如 
2020年华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以《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课程为例”。
新时期,劳动教育全面回归,但目前面临四大矛盾:劳动教育中心议题未能凸显;劳动教育机理性机制未被激活;劳动教育完整性有所缺失;劳动教育时代性没有彰显。其背后的原因极为复杂,通过对回归中的劳动教育进行创新性实践,才能消解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 回归 创新 
教育扩张、市场化转型与民族间入学机会差异研究被引量:1
《当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6期78-87,95,共11页张雯闻 
2018年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少数民族的教育期望及形成机制:基于恩施村落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CSH021);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面上项目“地方治理变革中的社会风险防控与社会资本培育”(项目编号:71673091)的研究成果之一。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间教育机会差异的形成和变化与微观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民族文化相关,同时也受宏观政治进程的影响。本文运用CFPS数据分析了1950-1988年间不同出生群组的民族间入学机会差异,并讨论了形成该差异的机制变化。经验证...
关键词:教育扩张 市场化转型 少数民族 教育公平 
脱贫巩固阶段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困境与治理突破——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村(社区)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2-72,206,共12页方征 金平 张雯闻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少数民族的教育期望及形成机制:基于恩施村落的比较研究”(18CSH021)。
随着脱贫减贫工作的胜利收官,如何夯实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是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法,聚焦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以已实现“脱贫摘帽”的村(社区)的基层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服务对象为研究对象,考察脱贫巩固...
关键词:脱贫巩固 教育扶贫 连片特困地区 政策 
基础教育扶贫长效机制的国际探索:多维识别、功能帮扶与保障监管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1年第1期213-227,共15页方征 费宁 张雯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时代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集团办学质量评估模型与监测研究”(项目编号:BFA210069)的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扶贫在减轻贫困家庭教育负担,保障贫困儿童基本教育获得,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聚焦基础教育扶贫长效机制的国际探索,重点从多维识别、功能帮扶与保障监管角度展开:基础教育扶贫对象的识别从家庭收入指...
关键词:基础教育扶贫 多维识别 功能帮扶 保障监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