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海燕

作品数:42被引量:18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测绘工程测绘点云数据教学改革总电子含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课程教育研究》《科学家(少年)》《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十年哈尔滨市区县级LUCC时序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4年第8期97-100,104,共5页司海燕 王炳新 刘妍 李德堡 王彩新 
针对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的定量论证问题,从区县尺度分析多时段用地转化特征动态演变有助于得出更精细的结果,为地方政府部门和合理制定规划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采用2014—2022年哈尔滨市区县各项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DP、人口、DEM、坡...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时序演变 驱动机制 地理探测器 空间分异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书撰写
《中国冶金教育》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侯建国 司海燕 张玉娟 杨泽运 刘江 
黑龙江工程学院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培育计划项目(2020LJ01);黑龙江工程学院课程建设项目(2021KCSZ29);2021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项目(2021XGK18)。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23年专业认证申请为例,依据2023版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撰写格式要求,参照本院2013年、2017年申请书撰写经验,总结了“抓住主线,坚守底线”推进面向产出的专业建设过程,梳理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路径...
关键词:专业认证 测绘工程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达成 底线 主线 
基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优化--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6
《测绘工程》2023年第5期74-80,共7页侯建国 司海燕 杨泽运 高延平 刘江 
黑龙江工程学院课程建设项目(2021KCSZ29);黑龙江工程学院工科建设项目(2021XGK18)。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21版培养方案修订为例,对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厘清和定位。确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
关键词:测绘工程 一流专业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基于“大工程”观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被引量:1
《中国冶金教育》2023年第5期68-74,共7页侯建国 王雷 刘江 司海燕 杨泽运 高延平 
黑龙江工程学院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培育计划项目(2020LJ01);2021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项目(2021XGK18);黑龙江工程学院课程建设项目(2021KCSZ29)。
打破原有以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的条块分割,调整实验内容,加大实践教学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注重其系统性和综合性。克服以往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的不足,为适应多元化、多样性企业和岗位能力需求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测绘工程 实践教学 大工程观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演变与新型工科建设实践被引量:3
《中国冶金教育》2023年第4期53-56,61,共5页侯建国 司海燕 杨泽运 高延平 刘妍 刘江 
黑龙江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资助项目(2021XGK18);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政课程建设项目(2021KCSZ29)。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就业机会,满足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梳理测绘工程专业各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介绍实践性教学工作内容及安排,根据“新工科”建设特点,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实行“3+1顶岗实习”模式,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测绘工程 新型工科 实践教学 顶岗实习 教学模式 
基于InSAR技术的油田地面沉降调查与应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3年第1期4-6,共3页侯建国 陶红志 司海燕 高延平 刘江 
黑龙江工程学院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培育计划项目(2020LJ01)资助。
InSAR技术能够还原区域地面历史形变过程,本文采用PS-InSAR方法对19景ALOS PALSAR存档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某油田区域历史沉降特征信息。根据InSAR调查结果,确定了该油田水准和GNSS监测点的布设位置,为最大限度地反映油田开采区地面形变,...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面沉降 套管破损 雷达数据 石油开采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被引量:1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80-83,共4页侯建国 司海燕 杨泽运 张为成 高延平 
黑龙江工程学院课程建设项目(2021KCSZ29)。
文中探索“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开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创新模式。首先梳理课程思政内涵,在对课程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同向同行、价值引领”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为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 变形监测 教学改革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测绘精神 职业素养 
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年第10期5-8,共4页侯建国 司海燕 杨泽运 高延平 刘妍 刘江 
黑龙江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项目(2021XGK18);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政课程项目(2021KCSZ27)资助。
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经历了中专、专科、本科3个层次的教育阶段,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培养特色。本文首先梳理测绘工程专业各阶段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介绍实践性教学工作内容及安排,并根据新工科建设特点,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实行...
关键词:测绘工程 新型工科 实践教学 顶岗实习 教学模式 
智慧城市内涝灾害评估体系构建被引量:5
《测绘工程》2022年第4期57-66,共10页刘妍 司海燕 杨泽运 党梦鑫 赵志彪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JYD394)。
近年强降雨频发,城市内涝灾害屡见不鲜。面对突如其来的内涝灾害,能准确、快速地预测评估灾害等级,为智慧政务决策、应急救援反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意义重大。以合肥市智慧城市防涝建设为例,利用条件函数方法融合年降雨量,模拟受灾城...
关键词:智慧城市 内涝 灾害评估体系 风险划分 条件函数 加权叠加指标体系法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产业的产教深度融合支撑路径探讨被引量:3
《测绘工程》2022年第3期68-74,共7页刘妍 杨泽运 王强 司海燕 李秀海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JYD39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SZ20180050)。
深化产教融合的相关国家政策加快了地理信息产业的产教深度融合进程,创造了一个携手聚力、共融赋能的新时代。聚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紧扣地理信息产业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支撑...
关键词:地理信息产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支撑路径 人才培养 产业学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