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德

作品数:17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多伦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比较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文明对话疫情文化理解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全球教育展望》《当代教师教育》《高校教育管理》《新华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明的对话: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审与前瞻
《高校教育管理》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许美德 吴寒天 刘继安 
国际化可被视为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肇始即具有的内生属性。现代大学模式扩散至后发国家后与当地文化在冲突和互动中交融。大学不仅成为人类知识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国际化进程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亨廷顿...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文明对话 文化冲突论 中国大学 儒家文化 文明职能 
中加“共有的教育合作故事”:大学的作用与未来展望——许美德教授专访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许美德 金国 
在中国与加拿大教育合作交流的历史中,1983—2001年这一时期尤其值得关注。在此期间,三个国家级项目得以实施,两国数十所高校参与其中,合作内容涉及管理、农业、教育、工程、医学、环境等诸多领域。这些教育合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发...
关键词:教育合作 教育交流 文明对话 国际理解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
《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22年第5期16-27,共12页菲利普·G.阿特巴赫 西蒙·马金森 乌尔里希·泰希勒 许美德 汉斯·德·维特 法扎勒·里兹维 刘进 林松月(编译) 高媛(编译) 彭凤(编译) 盛晓彤(编译) 李新宇(编译) 高胜寒(编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4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4015)。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高等教育国际化 新冠疫情 在地国际化 在线教育 文化理解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被引量:50
《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第1期1-14,86,共15页菲利普·G·阿特巴赫 高媛(编译) 刘进(编译) 西蒙·马金森 彭凤(编译) 乌尔里希·泰希勒 盛晓彤(编译) 许美德 李新宇(编译) 汉斯·德·维特 林松月 法扎勒·里兹维 高胜寒(编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4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4015)。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高等教育国际化 新冠疫情 在地国际化 在线教育 文化理解 
文明对话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被引量:7
《重庆高教研究》2018年第5期3-19,共17页许美德 陈艳霞 王洪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16JZD045)
许美德教授为出席2018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亚洲比较教育会议,用时一年查阅文献,研究在柬埔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吴哥文明。她发现,印度僧侣对佛教的传播是吴哥文明兴起的直接原因,古印度的塔克西拉大学和那烂陀大学扮演了佛教文化传...
关键词:文明对话 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模式 “双一流” 
比较教育的价值及其丰富性被引量:3
《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第9期5-6,共2页许美德 曲梅 
一、比较教育的丰富性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领域,它的丰富性在于其跨学科的特性——它涉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同时,我认为社会学是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核心学科,而比较教育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宏观的教育社会学。
关键词:比较教育 跨学科性 儒学思想 
作为“中心的中国”对全球教育有何蕴意被引量:9
《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3-14,共12页许美德 蒲艳春 李军 
本文是基于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的主题发言而撰写的。围绕"‘中心的中国’对全球教育有何蕴意"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国际社会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间给予的援助。十年"文化大革命...
关键词:中国教育传统 全球教育 教育援助 
师范大学和教育大学的理念:儒家教育学的启示被引量:4
《当代教师教育》2017年第1期79-85,共7页许美德 任凤芹 
基于儒家教育理念的视角,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19世纪法国师范学校、19世纪美国和英国师范教育经验进行考察,追溯东亚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及其理念——日本教育大学和中国师范大学,多角度、多...
关键词:师范大学 教育大学 儒家教育学 
跨宗教交流与教育——基督教、佛教与儒教的三次历史性相遇
《现代教育论丛》2016年第4期2-4,共3页许美德 
华南师范大学"面向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的教育学学科群"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主要依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体育学两大学科,并整合了全校有关学科领域资源。该学科群拥有高水平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省重点学科,以及...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 基督教 历史性 华南师范大学 高水平大学 交流 宗教 儒教 
一座太长太远的桥?——对圣保罗与孔夫子的比较性思考
《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1-6,17,共7页许美德 杨彦捷 李军 
本文旨在反思基于沟通中国与欧洲不同思维方式的一个学术生命的信仰基础。借助思考两位伟大的导师——圣保罗和孔夫子的生命及其智慧,探索了两个不同文明的根源。文章反思了他们如何准备其生命的终点,也就是一种他们的使命似乎未能最终...
关键词:比较教育 文化对话 信仰 导师 圣保罗 孔夫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