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宗密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81-90,共10页董群 
宗密的禅学是一个融合的体系,是在批判基础上的融合。他对佛教和儒道都进行了批判总结,这一工作对后世佛学和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体现出宗密禅学在中国佛学发展史和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在传统哲学和宋明理...
关键词:宗密 历史地位 《坛经》 禅学思想 宋明理学 人的本质 中国佛教史 华严禅 三教合一 禅宗 
西夏文《禅源诸诠集都序》补释
《西夏研究》2022年第3期14-19,共6页庞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夏佛典选译和西夏佛教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8CZJ006)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沙门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是最重要的禅宗思想史文献之一,本文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蒋维崧、严克勤二位先生20世纪末在圣彼得堡拍摄的照片对《西夏译华严宗著作研究》中漏收的俄藏инв.№7119号西夏译本《禅源诸诠集都序》进行...
关键词:西夏文 禅宗 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 
禅思想史的大變局——中唐马祖禅考被引量:2
《中国文化》1992年第2期27-47,共21页葛兆光 
馬祖道一及其門下所創建的“洪州宗”是中唐大曆、貞元、元和間最重要的南宗禪門派,馬祖一系的禪思想是慧能、神會之後最重要的南宗禪思想,馬祖禪在中唐取代荷澤禪成為南宗禪的主流,是禪思想史上的大變局,至此,中國禪才徹底擺脫了印度...
关键词:南宗禅 即心即佛 洪州宗 佛性 天皇道悟 宗密 丹霞天然 自性 祖道 禅思想史研究 
论如来藏与“一心”之关系——以宗密、延寿、德清、太虚诸大师的论释为着眼点
《中国佛学》2014年第2期181-205,共25页郭延成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12~2013年度一般项目“永明延寿禅师佛学思想及其对东亚佛教的影响”之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1203)
在佛教思想史上,圭峰宗密、永明延寿、德清、太虚等大师对如来藏与'一心'这一看似'甚深''难解'的问题进行过精深的诠解。宗密大师及后来之明代德清大师,都以华严'圆融'思想来诠释'一心'与如来藏的关系;永明延寿大师佛学思想最具兼容并...
关键词:如来藏 一心 宗密 延寿 德清 太虚 
敦煌六祖壇经读後管见被引量:1
《中国文化》1992年第2期48-55,共8页潘重规 
禪宗,是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派,而壇經則是後世奉为禪宗唯一的經典,也是中國人所寫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尊稱为經的典籍。壇經紀錄了禪宗創始人惠能的言論,代表了禪宗的基本觀念,在中國思想史上同樣佔有崇高和重要的地位。 過去讀壇經...
关键词:六祖 惠能 佛教史 大藏經 宗密 弘忍 法海 祖言 敦煌本 大乘寺 
大乘禅
《竞争力》2009年第11期78-78,共1页华方田 
大乘禅即大乘佛教的弹法。大乘禅是在小乘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乘禅的许多内容和方法都为大乘禅所继承和发挥。与小乘禅法相比,大乘禅的范围更加扩大,内容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宗密在《弹源诸诠集都序》中说:“悟我空偏真之...
关键词:大乘佛教  内容和方法 小乘 法相 宗密 真理 
禅对生死的解读
《科学养生》1997年第8期27-27,共1页鲁湾 
从达摩创禅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中间经过几十代禅师的弘扬,形成了神秘玄运、空灵怪诞的禅文化。近些年来,在现代化的西方曾一度被炒热。这是一种返本复元的认知。人生之大,莫如生死。而禅对于生死的认知,可谓旷达。在死亡面前典籍中...
关键词:返本 法常 达摩 本寂 生下来 静思 禅文化 宗密 拉伯雷 道林 
温庭筠禅思想论析被引量: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10-114,共5页杨遇青 
温庭筠游历佛寺,广结佛缘,与宗密禅师瓜葛颇深,明显受到了主张“直指知见”的荷泽宗禅思想的影响。文人对宗教思想的诠释是自由的。温庭筠还广泛接受了《庄子》、《涅槃经》和洪州宗的影响,旗帜鲜明地反对坐禅,重视直心自得的体证,认为...
关键词:温庭筠 禅思想 宗密 《涅槊经》 洪州宗 
文明对话-易经思维与佛教义理的互动
《佛學與科學》冉弘毅(Hung-Yi Jan) 
本文作者坚信佛学与科学的相互滋养中人文科学(human sciences或cultural sciences)不能与不会缺席。人文科学研究者所从事的是:依循逻辑原则,观察并蒐集人类表达及表达法经验性资料,以找寻人、事、物发生的规律或形式,进而産生...
关键词:易經 智者大師 宗密 蕅益智旭 文明互動 文化圓環 
宗密对朱熹道统论的影响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4期124-131,共8页崔韩颖 
朱熹道统论对汉唐儒学和儒士进行了大胆的切割,学界多从儒学内部分析此举,佛教的影响未被充分提及。事实上,佛教特别是宗密对汉唐儒学的批判,对朱熹此举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宗密对汉唐"道"非本原的批判,使朱熹转向了对道统之"道"的...
关键词:宗密 朱熹 割断汉唐 道统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