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JY005)

作品数:6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正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基础教育》《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教育民主政治教育教育学视野教育关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现代教育学的若干成就被引量:3
《基础教育》2013年第4期5-12,共8页底特利希.本纳 彭正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价值多元与价值统一: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BJY005)
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各行动领域以及社会分支系统之间不再存在一种超越所有领域的总体逻辑。各行动领域和社会分支系统处于一种非等级性的相互依赖关系之中,它们都有着不同的自身逻辑。其他领域对于教育的要求,必须按照...
关键词:现代教育 教育的自身逻辑 教育转化 
迈向批判与保守的辩证:德国公民教育的理论考察被引量:3
《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12期49-55,共7页彭正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价值多元与价值统一: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09BJY005)的部分成果
20世纪70年代德国公民教育出现了批判转向及其激进发展,从而引发了新保守主义的平衡要求,并进而提出了公民教育中批判与保守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而不至于引起社会动荡,保守亦不至于屈从于现实。
关键词:公民教育 新左派 新保守主义 辩证 
如何通过强制来培养自由——赫尔巴特《论对世界的审美展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研究被引量:6
《基础教育》2010年第10期3-8,共6页彭正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价值多元与价值统一: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09BJY005)的部分成果
发表于1804年的《论对世界的审美展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赫尔巴特第一篇系统探讨教育的论文。他主要受康德的影响和激发,试图在此文中借助审美提出一种教育影响理论,以解决康德"如何通过强制来培养自由"的教育难题:教育者只有借助...
关键词:审美的原因性 审美展示 教育影响 教育性教学 
道德的力量从哪里来——儒家“万物一体”论对道德教育的“根”的作用被引量:11
《教育科学》2010年第3期81-86,共6页彭正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价值多元与价值统一: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启示部分成果;课题编号为2009BJY005
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儒家"万物一体"论不仅可以为个体奠定道德教育之"根",同时还可以成为社会的价值纽带。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育 万物一体 理解的心灵 
重回教育之爱:德国精神科学教育学视野中教育关系论研究被引量:14
《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5期36-41,共6页彭正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价值多元与价值统一: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为2009BJY005
德国精神科学教育学把教育关系视为一种情感性的"爱恋"关系。尽管这一理解受到了经验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的批判,但是,它所体现的教育之爱以及理解性认知,对于当代教育弊端仍具有一种救赎性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关系 教育之爱 理解性认知 
德国政治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研究被引量:16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5期24-29,共6页彭正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价值多元与价值统一: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2009BJY005
本文探讨了作为德国政治教育里程碑的《博特斯巴赫共识》产生的背景、内容、意义以及关于它的进一步讨论,指出德国政治教育中从民族性和民主的对立到民族性让位于民主并最终到民族性和民主的统一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政治教育 《博特斯巴赫共识》 民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