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40009)

作品数:10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晨李秋杨李婕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辑刊》《山东外语教学》《国际汉语学报》《当代修辞学》更多>>
相关主题:偏误类型语际迁移概念化视觉体验习得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英电子语篇中“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考察被引量: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29-32,共4页李秋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留学生汉语时体范畴习得过程中的‘共性’、‘个性’、‘变异性’研究”(10YJC7400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研究”(11YBA288)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的功能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思想,还表达交际主体的观点、情感和态度。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借助表达实际意义和客观描述的词语,同时还会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把自己说话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传达给交际对方。语言...
关键词:“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 使用频率 语篇功能 语篇主题 汉英对比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被”字句习得考察被引量:2
《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第1期109-120,共12页李婕 陈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400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BA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借助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偏误分析理论,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基础,调查外国留学生使用"被"字句的情况。将"被"字句式的下位分类分为八种,归纳出偏误的类型、比例以及偏误句在不同汉语水平、不同句式中的分布情况,并...
关键词: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被”字句 习得顺序 偏误分析 自然度 
虚拟位移表达的空间和视觉体验阐释被引量:12
《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2期46-52,共7页李秋杨 陈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为:10YJC74000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观,探讨延伸路径类和相对框架路径类虚拟位移表达产生的空间和视觉感知体验。研究发现,虚拟位移表达的产生和人们的身体经验有直接关系,它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的各个层面。虚拟位移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人类语...
关键词:虚拟位移 视觉体验 空间体验 概念化 
“以动写静”——虚拟位移事件的主观性体验被引量:4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李秋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为:10YJC74000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研究"(批准号为:11YBA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观,探讨延伸路径类和相对框架路径类虚拟位移表达产生的空间和视觉感知体验。研究发现,虚拟位移表达的产生和人们的身体经验有直接关系,它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的各个层面。虚拟位移事件一方面说明了人类语...
关键词:虚拟位移 延伸路径 相对框架路径 主观性 
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解读被引量:4
《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李秋杨 陈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C74000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9YBA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研究语言中存在的虚拟现象,有助于发现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规律,进而揭示客观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从人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体验出发,以汉英语言为佐证,对虚拟位移表达进行探讨。...
关键词:虚拟位移 视觉体验 空间体验 概念化 
越南留学生汉语“了”习得特点及语际迁移现象研究
《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第2期35-45,共11页陈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生汉语时体范畴习得过程中的‘共性’、‘个性’和‘变异性’研究”(课题批准号:10YJC740009;课题负责人:陈晨)的部分成果
本文以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中出现的"了"字句用例为研究对象,并对比越南学生与其他母语背景学生的习得语料,在汉越对译语料的基础上,考察越南留学生汉语"了"的习得特点,分析其偏误类型及阶段分布特点,并主要从语际迁移的角度探讨了偏误...
关键词:汉语“了” 越语“da”、“roi” 偏误类型 语际迁移 
心理语言学的哲学梳理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35-37,共3页陈晨 李秋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400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BA140)
心理语言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既有重叠和交叉又有其独到研究领域的新学科,重点探索人类的心智本质和结构的科学。心理语言学伴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主义的兴起而产生,分为联想派、程序派和内容派三大主...
关键词:交叉学科 心理语言学 语言 思维 哲学 
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及偏误分析被引量: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第4期68-75,共8页陈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生汉语时体范畴习得过程中的‘共性’、‘个性’和‘变异性’研究”(10YJC7400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及其中介语表征”(09YBA140)的部分成果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
关键词:泰国学生 “比/■”字句 语际迁移 偏误类型 教学对策 
“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21-126,共6页李秋杨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及其中介语表征"(09YBA14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汉英思考类动词词汇化研究"(09C9C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40009)的资助
文章从汉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第一人称和内隐动词共现"结构出发,探讨"我想"和"I think"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情况。文章认为,这一结构经历了从"思考义"到"认知义",再到"话语义"的语义阶段。在整个语法化过程中,"我想"和"I think"经...
关键词:内隐动词 语法化 语义演变 主观化 
越南留学生汉语“了”习得特点及语际迁移现象研究被引量:1
《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3期18-26,共9页陈晨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00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BA14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中出现的"了"字句用例为研究对象,并对比越南学生与其他母语背景学生的习得语料,在汉越对译语料的基础上,考察越南留学生汉语"了"的习得特点,分析其偏误类型及阶段分布特点,并主要从语际迁移的角度探讨了偏误...
关键词:汉语“了” 越语“da” “roi” 偏误类型 语际迁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