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2010ZKC11-05)

作品数:11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秦俊哲郭云霞高存秀李银亮王青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科技》《食品工业》《中国酿造》更多>>
相关主题:银杏酸冠突散囊菌银杏茶人工接种发酵银杏叶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接种发酵银杏砖茶的研究被引量:5
《食品科技》2015年第4期137-140,共4页任金玫 秦俊哲 邹力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10ZKC11-05)
为了探索发酵法制作银杏茯砖茶的工艺以及在发酵过程中银杏茯砖茶主要功效成分的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纯菌种发酵剂进行银杏茯砖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银杏茯砖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银杏茶与黑毛茶比例8:2,含水...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 发酵 银杏茯砖茶 银杏酸 黄酮 
紧压银杏茶工艺优化研究
《食品工业》2014年第7期46-49,共4页秦俊哲 殷红 李银亮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10021;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紧压银杏茶。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为含水量35%、兑配比例为7︰3、渥堆温度50℃、渥堆时间4 h,此时金花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和,有金花香气,气味浓郁,银杏...
关键词:人工接种发酵 冠突散囊菌 工艺优化 银杏紧压茶 
银杏茶人工接种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5
《食品科技》2014年第6期114-118,共5页秦俊哲 任金玫 李银亮 殷红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10ZKC11-05)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银杏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 mL、含水量40%、渥堆温度50℃、渥堆时间4 h。经上述优化后,金花发花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和,有金花香气,银杏酸...
关键词:人工接种发酵 冠突散囊菌 工艺优化 银杏茶 
人工发酵银杏叶中银杏萜内酯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
《食品工业》2014年第3期199-201,共3页秦俊哲 李银亮 王青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发酵茶以研究银杏萜内酯含量的变化。采用HPLC检测含量。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在经过杀青、高压高温灭菌等处理后,含量降低,总萜内酯含量降低了10.67%,这与内酯的理化性质有关,具有热不稳定性...
关键词:发酵 银杏萜内酯 冠突散囊菌 
人工发酵银杏叶中银杏酸含量的研究被引量:4
《食品科技》2013年第9期55-58,共4页李银亮 秦俊泽 王青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发酵茶以研究发酵茶中银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茶中的银杏酸随着发酵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在0-4d内变化不明显,在4-10d内比发酵前减少了59.9%,而在10~16d内缓慢减少,并且发酵16d后发...
关键词:发酵茶 银杏酸 冠突散囊菌 
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茶中银杏酸含量被引量:2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4-7,共4页秦俊哲 郭云霞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一种银杏茶中银杏酸快速检测的方法.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银杏茶中的银杏酸;以硅胶G为固定相,石油醚∶乙酸乙酯∶冰醋酸(18∶1∶1)为展开剂对银杏酸进行分离纯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07nm.结果表...
关键词:银杏茶 银杏酸 薄层层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茶中银杏酸的含量被引量:5
《食品科技》2011年第12期295-297,共3页秦俊哲 郭云霞 高存秀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建立银杏茶中银杏酸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薄层色谱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在色谱柱为BF-2002、流动相为甲醇-1%HAc溶液(88:12)、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10nm下,色谱峰面积和银杏酸...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银杏酸 银杏茶 检测 
响应面法优化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被引量:3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6期7-9,12,共4页秦俊哲 郭云霞 高存秀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运用SAS软件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银杏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2.79h,料液比1∶38.97.在此...
关键词:响应面法 银杏黄酮 提取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银杏茶中银杏酸工艺被引量:4
《中国酿造》2011年第10期71-74,共4页秦俊哲 郭云霞 席章娇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提取银杏茶中银杏酸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对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因素显著性和交互性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超...
关键词:银杏酸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银杏茶 
不同处理方式对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影响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秦俊哲 高存秀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10ZKC11-05)
以新鲜银杏叶为原料,通过不同萎凋方式及干燥方式的处理,考察了其对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0℃阳光下萎凋5 h后于70℃热风干燥,银杏黄酮得率为1.72%,银杏酸得率仅为0.58%,银杏酸含量下降了69%.
关键词:处理方式 银杏叶 活性成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