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

作品数:86被引量:31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汪万福武发思杨富学张国彬李红寿更多>>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故宫博物院院刊》更多>>
相关主题:壁画文物保护榆林窟元代土遗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硅丙乳液的表征、性能及其在模拟病害壁画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应用化学》2023年第7期1004-1016,共13页方晓芸 赵林毅 王磊 李菱志 俞洁 陆泉芳 李燕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520700);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No.20YF8FA014);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No.GDW2021YB04);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No.2021-KJ-QN-2)资助。
为了在理论上建立起一套完整、客观的性能评价方法,对硅丙乳液的颗粒尺寸、热稳定性、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乳液质量分数与其粘度、表面张力等关系。通过用硅丙乳液修复模拟起甲和酥碱的壁画,进一步验证乳液的性能。结果表明,硅...
关键词:硅丙乳液 微观形貌 壁画 文物保护 文物修复 
莫高窟第251窟装饰图案纹样的艺术特征
《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3期124-133,共10页王学丽 
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敦煌藻井图像绘考研究--北凉至隋代”(项目编号:GWJ202005);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敦煌藻井图像绘考研究--北凉至北周”(项目编号:2020-YS-YB-7)阶段性研究成果。
“图案”在美学的范畴中,表示为了美化物像而施于相关的装饰,传统中称为“藻饰”,涵盖纹样、符号、造型等方面。(1)是种经历简化概括、抽象异化的艺术呈现形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规律性。不同民族文化属性的图案有它特定的寓...
关键词:图案分布 纹样类型 视觉空间 
“图史互证”在敦煌晚期石窟断代中的使用误区
《西夏研究》2023年第1期95-100,共6页行佳丽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一带一路’汉字文化圈中的文字形态传承与数字化发展”(项目批准号:SSKLZDKT2019055);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项目批准号:2020-SK-ZD-01)的阶段性成果。
敦煌晚期石窟分期断代是敦煌学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西夏石窟的甄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窟的艺术风格成为敦煌晚期石窟断代的主要依据,一批石窟因此被判定为西夏石窟。由于这批图像史料的真实性没有...
关键词:图史互证 敦煌晚期石窟 西夏艺术风格 使用误区 
制备方法对土遗址重塑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年第1期38-46,共9页赵建忠 裴强强 王海龙 张鑫 张博 许宏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2203)资助;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2021-KJ-QN-3)资助。
土建筑遗址本体的保护受遗址土的物理、水理、力学及所处环境差异的影响,重塑样是替代土遗址测试其各种性质的重要手段,重塑样拌制土性质的稳定性是科学评价、对比分析试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基于不同拌制土的方法,通过观察、拍...
关键词:土遗址 重塑样 无侧限压缩实验 直接剪切试验 
莫高窟第465窟多色层壁画绘制颜料及工艺特征研究被引量:2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年第4期68-80,共13页李丹丹 水碧纹 冯雅琪 善忠伟 于宗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282);甘肃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1);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2020-KJ-YB-3)
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是典型的藏传密教风格洞窟,窟内壁画融合了印藏和汉地绘画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保护修复前期调查发现洞窟内存在大范围的以黄色颜料做底色的多色层颜料区域,并且在修复试验中出现黄色颜料透出表层的现象。...
关键词:莫高窟465窟 壁画 颜料与工艺 修复 光谱分析 
榆林窟第3窟为元代西夏遗民窟新证被引量:12
《敦煌研究》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杨富学 刘璟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敦煌历史文化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2021-GMA-004);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2020-SK-ZD-01)。
榆林窟第3窟为敦煌石窟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洞窟之一,学界对其开凿时代存在不同意见,主要有西夏说、元代说两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作出综合判断:西夏装与蒙古装交织,则必为元代,因为元代敦煌西夏势力强大,与蒙古王室关系密切,西夏时代...
关键词:榆林窟第3窟 西夏 蒙古 供养人 
由观音散施钱财图看莫高窟第3窟的时代——兼论武威出土银锭的铸造地被引量:7
《青海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185-193,共9页杨富学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敦煌历史文化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批准号:2021-GMA-004);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批准号:2020-SK-ZD-01)阶段性成果。
莫高窟第3窟东壁门北侧绘观音菩萨散施钱财图,自观音右手掌心向下散落白银、象牙、珠宝等钱财,却独无唐宋时代观音散施钱财图中所常见的方孔圆钱。在黑水城出土的一幅卷轴画中绘单冠佛一尊,手心有方孔圆钱一枚,楷书钱文“天元通宝”四...
关键词:方孔圆钱 银币 莫高窟第3窟 西夏 元代 
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元代风格觅迹被引量:2
《西夏研究》2022年第4期93-100,共8页魏平 杨富学 
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项目批准号:2020-SK-ZD-01)的阶段性成果。
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乃敦煌晚期石窟的代表作之一,壁画内容丰富,汉藏并举,学界均言其为西夏窟,实则为元代窟。窟中九尊式顶髻尊胜佛母曼荼罗壁画中白伞盖佛母和青色金刚手菩萨具有元代密教特征;东千佛洞第2窟的壁画配置与西藏扎达托林寺...
关键词:东千佛洞第2窟 元代绘画 西夏石窟 藏传佛教 
榆林窟第43窟:敦煌石窟唯一的儒家窟
《石窟寺研究》2022年第1期158-169,共12页邢耀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整理与研究》(16JJD770023);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批准号2020-SK-ZD-01)
从宗教美术的角度而言,敦煌石窟是佛教艺术圣地,仅在清代出现了一些道教主题的洞窟,可见敦煌石窟的题材仅限于佛教和道教。但我们从榆林窟43窟仅存的塑像来看,其内容属于“三皇五帝”、三代君王及孔子,表现的是儒家的先祖信仰和圣贤信...
关键词:榆林窟 儒家窟 先祖 圣贤信仰 石窟空间 
再论榆林窟第3窟为元代皇家窟而非西夏皇家窟被引量:7
《形象史学》2022年第2期261-275,共15页杨富学 刘璟 
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批准号2020-SK-ZD-01)项目成果
一榆林窟第3窟营建时代诸说评议榆林窟第3窟乃敦煌石窟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洞窟之一,关于其营建时代,学界研究者众,但言人人殊,大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其一为元代说,早在20世纪40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对榆林窟调查的结果显示,榆林窟第3...
关键词:敦煌文物研究所 敦煌石窟 西夏 元代 营建 三种观点 洞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