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T0405)

作品数:31被引量:31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曾传禄齐沪扬张巍方绪军刘慧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V同素逆序词汉语现代汉语隐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相关问题被引量:30
《汉语学习》2009年第2期3-11,共9页齐沪扬 曾传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项目编号:06BYY04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0405)资助
从共时角度看,"V起来"的功能已经分化,存在着一个由实到虚的连续统。本文重点讨论"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表达特点,并对"V起来"各个意义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联系做出解释。文章认为:"V起来"表示结果义、时体义与路径隐喻有关,前者是路径...
关键词:V起来 语义分化 主观性 隐喻 认知 
“往+O+VP”和“V+往+O”被引量: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第2期60-67,共8页曾传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06BYY04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405)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的性质和表达方面,A、B两式也体现出某些差异或倾向:A式既可用于现实位移,也可用于虚拟位移,B式基...
关键词:“往+O+VP” “V+往+O” 句法语义 位移事件 
“过来”“过去”的用法及其认知解释被引量: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7,共7页曾传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YY04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T0405)
"过来""过去"是汉语中意义和用法比较丰富的一对趋向动词,其运动图式通过隐喻机制映射到时间、数量、心理、状态和事件等抽象认知域。各个认知域的"过来""过去"在语义特征上存在某些不同,其隐喻映射也存在某些对称和不对称。
关键词:过来/过去 位移图式 隐喻 
汉语位移事件参照及其格标被引量: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66-70,75,共6页曾传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项目号:06BYY04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T0405)资助
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由"处所词"充当,按语义特征可分为"起点"、"经过点"和"终点"等。由介词标引的处所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后,但有些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和动词后时,表义上往往不同。表示"起点"的处所词可以用介词...
关键词:位移事件 参照 格标 时空象似性 
障碍图式与“V得(不)过来/过去”被引量:4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曾传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06BYY04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405)资助
"V得(不)过来/过去"常常以"障碍图式"为其内在隐喻基础映射到抽象空间:"V得(不)过来"表示有无能力周遍完成,而"V得(不)过去"发生了分化,有的表示某人或某事是否可能通过某种"障碍",有的表示某物或某种行为事件是否符合一般的标准、情理...
关键词:V得(不)过来/过去 障碍图式 认知 
语素的逻辑语义分析及其组合的理解模式
《对外汉语研究》2008年第1期85-94,共10页吴颖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T04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7JA740011);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课题(编号:CW0509)的支持
以常用的语素"花"为例,运用传统的汉语语言学和内涵逻辑语义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基本单位——语素抽象类义的原则和方法,进而探索汉语"广义语义学"的研究路子。这种研究思路是一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尝试,旨在初步建立汉语语素...
关键词:逻辑 语义 结构 语素 构词 
介词“往”的功能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0
《语言科学》2008年第6期647-658,共12页曾传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06BYY04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405)的资助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往"在A、B式中存在着功能差异:A式里"往"既能标引位移的目标、终点,也能标引方向;B式里"往"可以标引位移的目标、终点,不能标引方向。从位移事件的角度看,"往"、"向"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
关键词:介词 位移事件 功能差异 动词 格式 
影响汉语虚词习得难度的若干因素被引量:1
《对外汉语研究》2008年第1期169-175,共7页方绪军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0405);上海市教委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6ZS28)资助
研究虚词习得难度,对安排语言点的教学顺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虚词习得的性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复杂程度、学习者的背景、教学策略等方面讨论了影响虚词习得难度的诸多因素,认为虚词的习得难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受诸多...
关键词:虚词 习得 难度 
也谈“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被引量:13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22-29,共8页曾传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项目号:06BYY04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T0405)的资助
共时平面上"V来V去"可分为A、B、C三个次类:A类表空间位移、B类表时间推移、C类为话语标记。A、B两类的语法意义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C类的语法意义表现在篇章功能上。从语篇特征看,A类通常以结句形式出现,对上下文都没有依存性;B类...
关键词:“V来V去” 语法化 主观化 话语标记 
现代汉语区别词的词类地位被引量:4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21-125,共5页张素玲 刘慧清 
上海师范大学文科科研项目(DQW816);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405)
通过和名词、动词、形容词、方式词的比较,得出了典型的区别词是与方式词处于词类系统的同一个层级上,既非体词,也非谓词,而是一种单功能的实加词,即名词前加词的结论。其内在表述功能是修饰,语法功能是作名词的修饰语或放在"的"前。
关键词:区别词 词类地位 名词前加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