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093)

作品数:37被引量:1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刚曲蓉陈继红焦国成张溢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河北学刊》《郑州师范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治理道德友善共同善救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道德规范的历史与新时代转化被引量:1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45-51,共7页贾伟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93)。
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享受网络带来的自由与便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其催生的道德难题,这就需要建立适应新时代环境的网络道德规范,例如无害自主、尊重负责,诚实可信、兼爱共享,明辨是非、文明高雅,节制慎独、虚实...
关键词:网络 新时代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规范 
中华文德内涵辨析及其当代使命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9-24,共6页刘永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
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多指读书人或知识分子,而当代社会中的文人多指以文化创作、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为职业的文艺工作者。在传统文化中,中华文德的内涵十分丰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华文德主要指文治之德,与武德、武力或武功相对,...
关键词:中华文德 内涵辨析 当代使命 文化自信 
共同善、共同体与法治被引量: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79-87,共9页曹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
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理想,是与追求和实现共同善的价值理念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善是人和人的合作互助的结合关系及其成果,它需要人们以共同体的形态组织起来予以维护和实现。具体的共同体千姿百态,但我们可以从中抽象出三种共同体,即生命共...
关键词:共同善 共同体 法治 
物种保护三种道德理由的反思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18年第5期91-96,共6页孔成思 焦国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
物种的价值以及人们对不同物种(尤其是濒危物种)负有何种道德责任,构成了物种保护伦理问题的研究基点与主旨。以动物权利论、终极价值论、道德情感论作为道德理论的基础,个人主义、整体主义和达尔文主义分别在三种不同层面论证了物种保...
关键词:物种保护 动物权利 终极价值 道德情感 
中国传统教育伦理理念及其主要话语被引量:6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33-39,共7页焦国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编号:12&ZD09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编号:11JJD720009)
教育是由"师"来实施的。"师"在中国较早的时代是一种泛称,而不像今天是一种专称。传统教育把做事教育和道德教育融为一体,以"育善"为基本伦理理念。传统教育对于政治人才的教育最为重视,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圣贤教育"模式。培养有德行、...
关键词:教育伦理 圣贤教育 话语 
中国现代社会道德认同状况研究——基于区域比较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
《浙江伦理学论坛》2017年第1期156-167,共12页曲蓉 
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同研究”(G15-XK06)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阶段性成果;第三批宁波市文化创新团队“软实力与宁波区域发展”成果
对我国现代社会道德认同状况研究需要考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其他道德理论之间的张力所构成的社会道德空间中,社会成员对道德重要性的理解、对道德框架的选择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理解与评价。实证调查显示,当前...
关键词:道德认同 道德框架 道德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美的伦理学——曾钊新伦理思想的审美维度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5期1-7,共7页曹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之子课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运行体系研究"(12&ZD093)
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但道德是分层的,富勒就曾将其分为愿望道德与义务道德,并用美学与法学来区别两者。一是高低之别:前者是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后者是有序社会的基本要求;二是内外之别:前者是内在于自我的超越指向,后...
关键词:美的伦理学 美德 曾钊新 
“敬”德论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17年第9期101-105,共5页王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自设项目"先秦儒家教化思想与青少年道德培养"
"敬"作为一种道德,出现于西周初年,其最初意义主要是指一种临事态度,即"敬事"。"敬事"表现为两大层面的意义:畏—惧—警的道德心理意识和慎—肃—勤的道德行为表现。当代敬业精神在继承和弘扬其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时代特征,在责...
关键词:   敬业 责任 
论共同善被引量:13
《伦理学研究》2016年第5期14-19,共6页曹刚 
明德青年学者计划"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若干重大伦理问题研究"(13XNJ04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
共同善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但"共同善"的内涵并没得到清晰的界定,且歧义甚多。我们认为,共同善就是共同体的内在目的及其实现,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目的性共同善。共同体多种多样,其目的也各个不同,但在杂多的具体共同体的背后有一...
关键词:共同善 连带关系 集体行动 公共物品 
试论道德治理的三个阶段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16年第5期78-82,共5页王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化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14CZX04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
道德治理是一种具有独特运行机制的国家治理方式,其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治理目标的层级性和道德治理手段的多样性,决定着道德治理的初级阶段应以外在道德规范的治理为主,主要从外部对伦理关系中的主体进行治理;中级阶段应注...
关键词:道德治理 三个阶段 循序渐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