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13WX017)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少恩孙秀芳申志华孙国玲田会轻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程大学山东大学邯郸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园》《兰台世界(下旬)》《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清朝时期圆善兼爱基督教伦理伦理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管窥清朝时期洋泾浜英语的特点及其影响
《兰台世界(上旬)》2015年第4期33-34,共2页申志华 孙国玲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HB13WX017)
清朝时期,在广州、上海出现一大批贸易者,就是这些被称之为贸易者的英美殖民主义者逐渐对葡萄牙老殖民主义者进行了取代,因此在清朝时期我国出现了一种中英混合语——"洋泾浜英语"。
关键词:清朝 洋泾浜英语 影响 
清朝时期旗人教育中的外语教育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2期132-133,共2页申志华 孙国玲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HB13WX017)
清代旗人教育机构当中,专门设置了外国语言教育部分,比如说有朝鲜语、英语、俄罗斯语等,还有就是当时部分旗人学科中还设置相关的外语专业,外语专业的设置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值得关注的教育部分。
关键词:清朝时期外语教育 英语教育 俄罗斯语 
一部研究周公,用功甚勤之作——评《周公研究》
《衡水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26-127,共2页张少恩 刘宏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WX017)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周公的研究一直不够,罕见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当今对于周公的研究与孔子等儒家人物的研究相较而言,无论其数量抑或其研究广度和深度均不及于后者,这种状况与周公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的重要历史...
关键词:中国历史 研究成果 出版社 学术界 政治家 不匹配 
从“至善”到“圆善”——论牟宗三对康德之最高善的融摄与超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张少恩 杜磊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项目编号:HB13WX017);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儒学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0000083396010)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了"至善"论,其所论之最高善即德福一致。康德还进一步从人性论入手论述了善恶观、善与德福的关系等。康德之理论对牟宗三《圆善论》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灵感。牟宗三先生吸纳和融摄了康德"德...
关键词:康德 牟宗三 “至善” “圆善” 德福一致 “无限智心” 
从康德道德文化看圆善之铸成——读《圆善论》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42-44,共3页张少恩 张振国 马晓晖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编号:HB13WX017)
康德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论述了人性中原初的善、人性中根本的恶、人的堕落、人的重新向善、道德寻求宗教等内容,尤其是康德"至善"的思想对牟宗三影响很大,牟宗三受到启发创作《圆善论》,重铸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尝试通过...
关键词:性善 性恶 圆善 圆教 
仁爱、兼爱与博爱--儒、墨伦理文化与基督教伦理文化比较被引量:4
《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10-14,共5页张少恩 孙秀芳 田会轻 
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HB13WX017)
仁爱、兼爱与博爱分别作为轴心时期儒、墨、耶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三家思想在追求和平、注重践行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从其各自特性上分析,三家之爱在基本立足点、发生逻辑、爱的超越性等方面上又有各自独特之处。综合比较各自特...
关键词:仁爱 兼爱 博爱 超越 差等之爱 宽博 
《存在与时间》的一种儒家批判
《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199-202,共4页张少恩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HB13WX017)
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基于"此在"所建构的基础存在论完成了西方哲学从概念思维到生存领域的转向,在视域上达到了与儒家哲学对"人"的关注的根本一致。但其"在世"观念仍未跳出概念推演的话语建构,与儒家作为意蕴本身的"宇宙"...
关键词:存在 此在 在世 向死存在 生生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的文学翻译研究
《学园》2013年第36期3-4,共2页张少恩 孙秀芳 赵献涛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的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HB13WX017)
文学翻译可以借鉴诠释学思想,根据该理论分析可得出:理解的历史性与前理解对于译者的固有知识结构和素养有很大关系;视域融合是文本视域和理解者视域差异性的相互交融,文学翻译是译者在处理主客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视域融合的...
关键词:诠释学 前理解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