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100)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富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翻译后殖民翻译后殖民翻译研究系统论回族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有系统论与翻译的社会学研究——安东尼·皮姆的共有系统论述评
《社科纵横》2019年第8期91-95,共5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项目批准号:12YJC740100)阶段性成果
安东尼·皮姆把"共有系统"的概念引入到翻译史研究,企图跳出翻译、文化的概念而在整个社会的大框架下来重新阐释翻译史中的诸多现象。首先介绍了皮姆的共有系统论,并着重评述了他的两个翻译共有系统,即12世纪托莱多共有系统、15世纪西...
关键词:共有系统 翻译的社会学研究 反思后殖民翻译研究 
劳伦斯·韦努蒂的种族中心主义式的异化归化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37-139,共3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12YJC740100)
面对外界的"误解"和批评,韦努蒂最终把异化归化论简约为对外语文本和文化的伦理态度。本文重点论证了把归化异化和种族中心主义捆绑起来的荒谬性。而种族中心主义是一种文化伦理态度。仅有种族中心主义式的伦理态度而无实际的强势地位,...
关键词:伦理态度 种族中心主义 归化 异化 劳伦斯·韦努蒂 
古罗马的希腊翻译是文化殖民吗?——对道格拉斯·鲁宾逊“后殖民翻译”的重新阐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12YJC740100)研究成果之一
鲁宾逊在《翻译与帝国》中,根据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等人的只言片语,将罗马帝国对希腊文化的翻译视为文化殖民,获得国内外译学界的普遍认同。这一论断值得质疑,罗马的意译和归化策略需要重新审视,当前流行的后殖民翻译这一术语内涵...
关键词:古罗马翻译 后殖民翻译 道格拉斯·鲁宾逊 《翻译与帝国》 
批评意识的缺失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歧途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125-127,共3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12YJC740100)
当前的后殖民翻译研究如火如荼,理论阐发和实践应用蓬勃发展,但后殖民翻译研究本身的理论根基却备受诟病,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批判性研究更是相当滞后。虽有零星批评,但多显肤浅且不成体系,难以形成有影响的领域。后殖民翻译研究存在的主...
关键词:批评意识的缺失 后殖民翻译研究 歧途 
重新定位翻译及其文化战略——重建后殖民翻译文化诗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411-,413,共2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项目批准号:12YJC740100)的阶段性成果
自从特贾斯维莉·尼南贾娜1992年将翻译定位在历史、后结构主义与殖民语境之间后,一直被视为经典;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翻译定位在后殖民语境、主体间性与多元文化语境之间即广义的非殖民化之上,将其文化战略定位在战略本质主义、多...
关键词:定位翻译 文化战略 后殖民翻译文化诗学 
战略本质主义与后殖民译者身份定位
《社科纵横》2015年第9期128-130,共3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项目批准号:12YJC74010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B06)阶段性成果
在后殖民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被定位于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相对抗之上。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过于强调对抗,使得译者身份僵化。要知道,文化地位的强弱是流动性的,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本文利用斯皮瓦克的战略本质主义的概念...
关键词:战略本质主义 后殖民译者 身份定位 
共有系统论下的中华文化圈翻译
《社科纵横》2014年第12期133-135,共3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项目批准号:12YJC74010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B06)阶段性成果
运用"共有系统"论来重新审视中华文化圈内部各种文化之间的翻译史,目的是为了重写翻译史。中华文化圈中的汉文化,以礼义为标志的"华夷之辨"文化传统,"以文化为纽带、以利益为根本"的宗藩关系,都是一种对各个文化、各个民族都有益的"共...
关键词:共有系统论 中华文化圈翻译 后殖民译论 
论西学中译的文化杂合及非文化殖民性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99-103,共5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项目编号:12YJC740100)
通过明清以来的西学中译史,论证了西学中译的文化杂合及非文化殖民性,为防止后殖民翻译外延内涵无限扩大化提供了佐证。西学中译的主流不是后殖民翻译所能涵盖的,而是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不...
关键词:西学中译 文化杂合 非文化殖民性 
内部殖民论的反思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46-149,共4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100)
一国内高势文化对低势文化的影响并非一定为内部殖民,而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现象。内部殖民论已经被泛化与滥用,不应成为多民族国家种族分离的借口,更不应与多元一体格局的建构相互对立。
关键词:内部殖民论 多元一体 反思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的谱系追踪——评王东风教授的后解构主义翻译研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25-28,共4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项目批准号:12YJC740100)阶段性成果
王东风教授倡导后解构主义翻译观,主张语言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在他从功能语言学开始,历经文化缺省与翻译的连贯重构理论、认同机制假说、重释"忠实"翻译标准、注重直译和异化策略的翻译实践、修正多元系统论、反思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漫...
关键词:后解构主义 翻译研究 后殖民翻译 谱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