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143)

作品数:9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翼钱永红张松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更多>>
相关主题:动结式范畴化复合动词汉语动结式构式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认知视域下的语言共性刍议被引量:6
《外语研究》2016年第1期24-26,54,共4页张松松 
2014年金陵科技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起始动词的隐喻和转喻视角研究"(编号:2014-jit-n-09);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编号:12YJC74014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南京亚青会与青奥会的隐喻架构分析"(编号:2013SJB740018)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生成语法主要关注语言共性,构式语法主要关注语言个性。本文尝试在广义的认知范畴内对语言共性问题进行再思考,对比生成语法和构式语法在语言共性研究方面的异同,指出认知共性可以弥补形式共性的不足,并在认知视域下重...
关键词:语言共性 构式语法 形式共性 认知共性 
国际通用语视角下关系程式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7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第2期19-25,共7页钱永红 
201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非法电视直销广告中的模糊话语研究:批评语用学视角"(项目编号:2014SJD1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143)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南京审计学院人事处师资培养基金项目资助
本研究以传达人际意义的关系程式为教学内容,以带有社会建构论色彩的语用学理论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指导,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关系程式教学模式,以期为今后的语用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提供参考。关系程式的教学模式具体...
关键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 关系程式 社会建构论 语用教学 
基于原型的语言创新机制——以汉语动结式论元表达为例被引量: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83-91,共9页张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12YJC740143);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语言表达的能产性与限制性研究:以汉语复杂谓词为例"(14YYC004)
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创新性来源于句法中的形式组合机制,而当代认知语言学更强调语义的作用。本文以汉语动结式为例,说明偏离语义原型能够产生创新的语言表达。动结式的论元表达可以在3个方面偏离致使原型。致使者和致使对象可以分...
关键词:创新 原型 致使 汉语动结式 论元表达 
动结式复合动词组合机制研究被引量:4
《外语教学》2014年第6期36-39,共4页张翼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143)的阶段性成果
动结式述语和补语的概念组合可以为复合动词构式提供认知理据,赋予狭义和广义动结式统一的解释,并且揭示语境在组合中的作用。在狭义动结式中,补语编码述语常规和非常规结果时的组合分别借助了范畴化操作中的例示关系和延伸关系。补语...
关键词:动结式复合动词 理据 范畴化 尺度 
“方式”和“结果”的再审视:认知语法视角被引量:6
《外语研究》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张翼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编号:12YJC740143)的部分成果
动词语义表征中语义和语法的界面一直存在争议。词汇语义学派认为动词编码的"方式"或"结果"义决定了动词的语法行为。但是方式动词也包含结果义,并会对动词的语法行为产生影响。根据认知语法,动词的语义表征需要通过百科知识和普遍认知...
关键词:方式 结果 语义表征 认知语法 复合动词 
汉语无空位关系结构:认知语法视角被引量:4
《现代外语》2014年第3期331-339,437-438,共9页张翼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12YJC740143);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无空位关系结构的生成来源于从句和中心语在概念层面的对应组合。认知语法所界定的普遍认知能力为概念组合提供了有效的解释和限制。概念主体可以运用激活区、舞台模式、行为链和因果关系确定从句在概念结构中的空位,与中心语根据...
关键词:汉语无空位关系结构 认知语法 对应组合 普遍认知能力 
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语法问题的解释力:以汉语动结式为例被引量:19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43-47,共5页张翼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143);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概念整合理论处理语法结构问题有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两种路径。本研究根据这两种路径对汉语动结式进行了解释,凸显了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语法问题的解释力。在单域网络中,及物结构和复合动词(述语+补语)根据范畴化关系进行整合,为构式和动...
关键词:概念整合 单域网络 双域网络 动结式 
汉语致使性动结式复合动词的论元表达——基于构式融合的解释被引量:7
《现代外语》2013年第2期120-126,218,共7页张翼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12YJC740143);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
汉语动结式复合动词的论元表达具有很强的能产性,但其致使者主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限制。根据语法的构式观,动结式的论元表达来源于及物构式和复合动词构式的融合。融合借助了范畴化这一普遍认知能力,可以允准复合动词典型和倒置的论元...
关键词:动结式复合动词 论元表达 构式 融合 范畴化 
动词延伸义和双重范畴化关系:对领主属宾句和存现句的统一解释被引量:8
《外语研究》2012年第2期30-36,112,共7页张翼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论元异构现象的认知研究"(12YJC740143);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部分成果
领主属宾句和存现句在语义和句法层面体现了论元异构现象。Zhang(2006)利用动词延伸义和双重范畴化关系对致使移位句的论元异构现象进行的分析,同样适用于领主属宾句和存现句。动词在领主属宾句和存现句中产生了延伸义,可以和动词的规...
关键词:领主属宾句 存现句 延伸义 范畴化 构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