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MZ080)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莉廖宁燕石林红王枬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教育论坛》《当代教育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师教育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贫困女性春季性别刻板印象主题式课程幼儿园教材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突破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兼论贫困女性及其受教育状况被引量:5
《当代教育论坛》2018年第2期33-45,共13页牛琴琴 徐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本、提升生命质量的基本途径,贫困文化却严重束缚教育功能的发挥。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使人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过着受束缚的生活,终生忙碌而无闲暇,看不到未来。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表现在四个方...
关键词:贫困文化 贫困女性 教育扶贫 
幼儿园教材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以幼儿用书《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春季版)为例被引量:7
《教师教育学报》2018年第2期39-44,共6页徐莉 莫诗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项目负责人:徐莉
从目前我国广西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中,选取14本幼儿用书,对其中的文字和图片等内容进行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结果发现:在“人格特质”“角色行为”“职业分工”和“外貌特征”杜克斯和里维斯)个维度上,样本均存在性别刻板印象问题。希望通...
关键词:幼儿园教材 性别刻板印象 幼儿用书 
湘西民间艺术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教师教育学报》2018年第2期89-95,共7页汤春丽 徐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项目负责人:徐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徐莉
审美能力对发展和完善人的品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审美能力影响着幼儿早期性格的发展与形成,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敏感期是幼儿教育阶段。湘西地区储备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美育资源,然而其在当地幼儿审...
关键词:湘西 民间艺术 幼儿教育 审美教育 
“因性施教”辨析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22-128,共7页徐莉 牛琴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
男女两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正视两性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按照教育的目标和理想的、具体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塑造每一个个体健康完整的性别心理特征并不意味着陷入了生物决定论,也不意味着否定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更不是封建教育的回...
关键词:因性施教 男女平等 封建教育 性别敏感范式 
反贫困的性别分析:基于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生计资源的调查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11-116,共6页徐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
在中国,山区占全国领土面积的2/3以上,由于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发生率较高。少数民族山区的贫困女性更是贫困者中的弱势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生计资源的缺乏是典型特点。可持续生计分析是目前国际反贫困的主流分析框架,采...
关键词:反贫困 性别分析 贫困女性 少数民族山区 生计资源 
彝族婚姻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被引量:2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年第2期33-38,51,共7页徐莉 廖宁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成果之一
婚姻习俗涵盖了一个族群的宗教、观念、习惯法与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核心内涵,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其群体的人生态度、性别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都有很大影响。彝族的婚姻习俗是这个古老民族在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
关键词:彝族 婚姻习俗 性别平等 
广西民族学校发展类型的文化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7,共7页王枬 徐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
广西的民族学校历经百年演进。如今,挂有"民族牌匾"的民族学校共118所,分布于广西各地。由于各地发展差异以及各民族学校不同的价值取向,民族学校的发展类型有三:顺应—生存型、同质—单一型和融合—发展型。从历史的视角看,广西三种发...
关键词:民族学校 顺应—生存型 同质—单一型 融合—发展型 
社会性别视角下俐侎人的育儿习俗探析被引量: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34-137,共4页徐莉 石林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教育公平与女性观照: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女性参与研究"(07JA88002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
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期待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了,他们将这种期待融入当地的育儿习俗中。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儿童在求子习俗、生育和养育三个环节上有具体差异,其育儿习俗中的孕育、生育、养育过程中处处折射出当地人"男女有别"...
关键词:社会性别 俐侎人 育儿习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