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274)

作品数:36被引量:72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姚荣周光礼郝永林莫甲凤刘海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井冈山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学术月刊》《现代教育管理》《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成都)》更多>>
相关主题:制度化制度逻辑新制度主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教师发展评估的内容与策略——美国南达科他大学的启示被引量:1
《继续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毕国涛 丁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71373274)。
实施大学教师发展评估,既是大学教师发展基本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教师发展运行和优化的现实需要。推导和总结了大学教师发展评估应当包含满意度、产出、成果、效率和适用性评估等五项主要内容,并以美国南达科他大学教学和学习中心为...
关键词:大学教师发展评估 大学教师发展 成果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被引量:31
《江淮论坛》2019年第1期185-192,共8页丁凯 张锐 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71373274);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双一流’建设下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18XND006)
"双一流"建设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顶层设计、环境建设和平台建设等着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实施协同育人,搭建矩阵式创新创业师资结构,着力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文化环境,广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科技转化能力...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 协同育人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探讨被引量:5
《中国高校科技》2018年第11期57-59,共3页王良芬 赵赛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资助(71373274)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必须主动承担起培养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人才的使命。为构建完善的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宏观层面上必...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才培养 复合型创新人才 
研究性学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现路径——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27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158-164,共7页莫甲凤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74);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备受关注。以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个案,探讨研究性学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路径和效果,结果显示,创新班初级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包括研究...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高校引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理性思考与路径选择被引量: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65-69,共5页宋小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7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美俄高校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为高校引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与正当性基础。研究认为,应当将创新主体互动生成的创新活动流程化,提高创新链条...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 高校科技 运行机制 创新链一体化 
区域知识创新中心:大学的新模式——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4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16-24,共9页周光礼 宋小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71373274)的研究成果
新经济需要新产业,新产业需要新大学。为了回应新经济和新产业的挑战,传统大学模式要做战略性调整。大学的新模式必须顺应两种变革趋势:一是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即由"生产学科知识和理论知识"向"生产跨学科知识和应用知识"转型;二...
关键词:区域知识创新中心 武汉未来科技城 大学模式 未来大学 知识产业 
走向自组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44
《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158-164,共7页武建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7137327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以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JYA002)
学科组织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它以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有序构建学术共同体,并在政府和大学的适当干预下,持续提升学科组织的学术生产力和资源吸附能力。以往的学科建设实践遵循他组织机理,学科建设主体运用超强的行政规划力量,以学...
关键词:自组织 他组织 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模式 
公私法域的界分与交融:全球化时代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演进逻辑与治理意涵被引量:14
《复旦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23-29,35,共8页姚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从他组织到自组织: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及其政策激励研究"(71503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71373274)
全球化时代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演进呈现出同质异形的现代化特征。一方面,坚持公私法域的界分,恪守公法的独立价值,肯定公法对公立大学公益性保障的功能。广义上的公法人(包括公共机构)成为世界各国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演进的共识...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 公私法域界分与交融 公立大学 法律地位 同质异形的现代化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如何走向制度化被引量:9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72-79,共8页姚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7137327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EBP方法的普通本科院校专业退出标准研究:浙江实证"(LY16G030022)
大学作为底部沉重的组织,基层学术组织自治是激活其学术心脏地带的内在要求。作为具有国际声誉与典范价值的制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如何在中国情境下"落地生根",是当前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与创新的基本命题。受制于计划经济时期沿...
关键词:基层学术组织自治 制度化 研究型自治 创业型自治 学术自治 
迈向法权治理:德国公立高校法律地位的演进逻辑与启示被引量:17
《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93-102,共10页姚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503230)
德国公立高校经历了从国家机构与公法社团的双重法律地位向多种类型法律身份的转变,表现为国家调控介入与大学自主变革的复杂博弈与动态平衡,潜藏着官僚化与市场化的风险。以公法社团为主、复合多元的公法人形态是公立高校破解多元价值...
关键词:德国公立高校 法律地位 学术自由 资源依赖 法权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