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研究》

作品数:3627被引量:29475H指数:72
导出分析报告
《语言教学与研究》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施春宏崔希亮李泉袁毓林陆俭明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中文教材词汇复杂度的增长模式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黄伟 沈梦菲 
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4年度部级一般项目(YB145-127)资助。
为了适应学生逐渐发展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国际中文教材的内容难度通常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但目前聚焦于教材课文难度增长的实证研究较为有限。本研究将文本复杂度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教材研究,尤其关注词汇维度。具体以《HSK标准教...
关键词:教材难度 教材词汇 词汇复杂度 词汇多样性 二语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的语体教学新思考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14-24,共11页司红霞 
本文从国际中文教育语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将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语体首先按媒介分为话体和文体两层,再按照正式度分别分为日常话体、通用话体、专业话体和日常文体、通用文体、专业文体共六种语体。在双层六体基础上规划教学语体的...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 话语 语体 
人机双师协同写作反馈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25-37,共13页李韵 韩继宁 李雨瞳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24年全球中文教育主题学术活动计划“汉语二语混合智能学习影响因素与教学路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H24Y14);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汉语二语人机协同反馈模式构建与研究”(项目编号:2024自研-海外02)的资助。
本研究将教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双师协同反馈应用于汉语二语写作教学,并通过学生的投入情况评估其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小组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经过三次迭代逐步改进教学活动,最终形成了双师反馈写作教学流程。文章结合活动理论...
关键词:人机双师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二语写作 学生投入 ChatGPT 
宾位“X_(双)+de+V”结构中de字交替规律考察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63-73,共11页黄昌杰 徐阳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20&ZD297)阶段性成果。
谓宾动词可以分为典型、非典型、中性三种类型。“X_(双)+de+V”单说时,de为“地”,但是充任宾语时,这个“地”会出现与“的”交替的现象,其规律是:充任典型谓宾动词的宾语时,“地”不交替,仍为“地”;充任非典型谓宾动词的宾语时,“地...
关键词:“X_(双)+de+V” 宾位 “地”“的”交替 谓宾动词 
对话回应中“当然”的理直气壮肯定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74-85,共12页李宇凤 
本文论证对话回应中“当然”的理直气壮肯定功能,即在争议性互动中据理强势肯定发话人命题观点。“当然”的理直气壮肯定主要有回应倾向、合理性视角和人际敏感三方面的证据。“当然”基本用于不一致回应,强势肯定发话人与受话人不同的...
关键词:“当然” 理直气壮肯定 不一致回应 发话人视角 人际敏感 
量变否定构式“X不到哪里去”的构式化过程考察——兼谈构式化过程中语用特征的语法化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86-100,共15页侯文玉 施春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297);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20BYY005)的资助。
文章系统考察“X不到哪里去”这一量变否定构式的构式化过程,并借此探讨构式化过程中语用特征语法化的理论问题。文章基于构式化理论,深入考察了“X不到哪里去”从明朝到现代的三个阶段性演化过程。构式化前变化阶段,“X到哪里去”用于...
关键词:量变否定构式 “X不到哪里去” 构式化 构式变化 语用特征 语法化 
表“变成”的“X+V成+Y”: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扩展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101-112,共12页张丽丽 李胜梅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3YCX088);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1YJ010403)的支持。
作为一个整体,“X+V成+Y”构式本身决定了构式义的承载和表达:某一对象(X)因某种原因(V)变成某种形态(Y)。“V成”作为核心构件,其语义决定了“X+V成+Y”构式义的核心内容;X、Y作为非核心构件,二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影响了“X+V成+Y”子构...
关键词:“X+V成+Y” 语法构式 修辞构式 构式扩展 隐喻 构式压制 
语篇结构对泰语母语者“了”“着”习得的影响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38-50,共13页崔维真 胡天翊 
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汉语学习者口语发展研究”(24YJA740012)的资助。
本文通过句法可接受度判断测验,研究了汉语和泰语母语者对汉语体标记“了”和“着”与动词情状类型的搭配判断。研究发现:(1)泰语母语者对“了”的判断与体假设和原型假设不完全一致,对“着”的判断则相符。汉语母语者则普遍遵循这些假...
关键词:语篇结构 泰语母语者 “了” “着” 体假设 原型假设 
汉语VN_(1)N_(2)结构的韵律模式与焦点实现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贺岩 张慧丽 潘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编号:22&ZD295)的资助。
本文结合自然焦点的实现探讨汉语VN_(1)N_(2)结构中N_(2)倾向于受数量成分制约的现象。文章首先讨论了自然焦点与核心重音以及韵律边界的关系,界定了汉语自然焦点的范域为句子中最右面的音系短语。接下来分析VN_(1)N_(2)结构作为句子最...
关键词:VN_(1)N_(2)结构 数量成分 自然焦点 音系短语 核心重音 
《语言教学与研究》再度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12月24日,知网学术影响力评价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榜单,《语言教学与研究》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期刊总排名中位列第40名,语言学期刊中排...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 学科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品牌 中国期刊 文化自信 国际学术影响力 系列报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