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视界》

作品数:1146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全视界》
主办单位:重庆期刊出版中心
最新期次:2023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教学德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陈家尧于泽元苏贵民袁卫民费敏更多>>
发文机构:学研究院西南大学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校长视域下语文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108-108,共1页谭春宏 
语文深度教学是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全面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更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语文 深度教学 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课堂推动“学、练、赛、评”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73-74,共2页任邑 
高中体育课程承担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构建“学、练、赛、评”协同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则有助于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基于此,本文从解读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出...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 内涵 “学、练、赛、评” 协调发展 意义 建议 
聚焦“五点”,做实教研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75-76,共2页陈贵富 
随着三级(市、县、校)教研联动的不断推进,笔者在观课议课、组织竞赛、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校教研和教师教学工作存在目标不明确、环节不清晰、做法不科学等问题。为改善现状和解决问题,笔者梳理出聚焦“五点”的方式方法,即以...
关键词:学情了解 情境创设 环节建构 问题引导 素养发展 
提升幼儿情绪力,为幼小衔接奠基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77-78,共2页李欣珈 武梦琦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2年度一般课题“提升大班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K22YG105424〕的研究成果
大渡口区钢城实验幼儿园积极探索提升大班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方法,预防和解决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平稳过渡到小学学习铺垫必要的基础,希冀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育智慧,形成相应的实践范式。
关键词:社会情绪力 内涵价值 提升策略 研究实效 
从直觉思维走向理性思辨——语文高考与教学的思维向度探析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68-70,共3页龙勇 方东流 鄢远辉 王岚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即是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均需要从直觉思维上升到理性思辨。尤其面对当今社会的海量信息,能否有效辨识、提取、比较、整合、运用信息,已成为个体生存发展至为...
关键词:探微真题 解码考题 理性应对 理性思辨 
“世界咖啡”汇谈法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71-72,共2页王小燕 王音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活动。正如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彼得·圣吉所说:“‘世界咖啡’是我所见过的、帮助我们挖掘集体创造...
关键词:“世界咖啡”汇谈法 主要内容 教研创新 应用方法 
提质增效,发挥音乐的育人价值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130-131,共2页莫佳娴 
作为“双减”背景下实施美育的重要学科,音乐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是当前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但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理念,仍停留在音乐课只是副科、只重知识技能培养的认知上,缺乏对音乐教学与其他学...
关键词:音乐学科 课程 作业 教学 
家长督学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143-144,共2页吴亚玲 傅义书 
家长督学既是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之需,也是家校协作改革之需。重庆市永川区上游小学遵循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原则,有效促进家长督学主动、科学、全面地监督和评价,增强家校协作,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理清现状 建构体系 强化效果 
语文班主任的管理妙招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142-142,共1页尹晓琴 
语文是通往心灵深处的学科,语文教师除了教授知识,还应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班级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班级学习秩序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者相结合,更能...
关键词:语文教师 班主任管理 结合优势 管理路径 
提升教学素养,培育时代新人
《全视界》2023年第12期140-140,共1页明珍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并积极抓住契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教师 德育素养 问题 提升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