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作品数:3614被引量:488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壮族高校小说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杨杰宏罗瑞宁彭翠李斯颖韦国善更多>>
发文机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资助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西边疆地区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数智化改革与实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1-107,共7页曹志强 黄智铭 
2024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类“强基—融新—跨境:边疆地区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智化改革与实践”(2024JGA370);2023年第五期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39500115ZQ);2022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能力提升项目(KJDSJGZD202206)。
以数智化转型赋能新商科人才培养是广西边疆地区高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强基—融新—跨境”为核心理念,在分析数智化改革融入新商科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广西边疆地区高校新商科...
关键词:新商科 边疆地区 人才培养 数智化 
基于网络平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8-112,共5页唐蒙 吴艳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南语言文化资源在高校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Hnjg2021-88);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边疆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技能提升的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2024JGB385)。
文章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析语言学概论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现状,讨论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语言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构建一个既符合理论教学要求,又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新型教学...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网络教学平台 SPOC 课程评价 
基于“一精多培”理念的高校钢琴基础课程高阶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改革探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陈宇翔 郭秋序 
2023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思政育人视阈下中国民间元素融入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研究”(2023JGA321);2024年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新时代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美育浸润路径和策略研究”(2024ZJY761);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课题“‘互联网+音乐’美育知识线上线下平台的构建与实施”(202411354028)。
文章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遵循“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对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基础能力高阶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一精多培”创新实践探索,即在原有“1对1”个别精品教学模式基础上增添“1对多(6—8人)”小组合作教学模...
关键词:一专多能 钢琴基础课 高阶性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吴明翰作品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吴明翰 
从自在、自觉到自主:新时代中国边疆学建设刍议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9,共9页陈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专项课题(23VXJ011);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中国疆域史卷》。
中国边疆学研究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演进,其研究历程也经历了在古代“大一统观”引导下的传统边疆史地研究、以“边疆治理观”为主旨的近代边疆史地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的现代边疆史地研究三个阶段,并在各个阶段取得了...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边疆学 大一统观 三大体系建设 疆域理论 
左江流域史系列研究之一 友好交往历史记忆与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以宋元明清时期左江走廊纪行文献为中心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16,24,共8页王晓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20世纪中期中越‘左江走廊’纪行文献整理与研究”(20BZW07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22年度高层次人才项目“游历与左江流域历史记忆研究”(2022GCC011)。
自10世纪越南独立建国以来,左江走廊成为中越两国交往交流最为重要的通道。宋元明清时期中越左江走廊纪行文献反映出中越双方在左江走廊的千年友好交往,层次立体、内容丰富,既有官方的友好往来,也有民间的友好相处;既有中枢层面的友好往...
关键词:左江走廊 纪行书写 中越命运共同体 
蜀汉对南中的治理研究——以郡县城镇为中心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李宇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唐宋时期中国西南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2XMZ036)。
在民族文化融合不断加深的历史背景下,梳理蜀汉在南中的军政区划设置及治所城镇,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自蜀汉“西和诸戎”的政策引导开始,南中地区郡县制文化的推动力量、治所城镇建设的主体开始由中原王朝逐渐向南中大姓与“夷帅”过渡...
关键词:蜀汉 南中地区 治所城镇 郡县制 
乡土社会的美好颂歌——评凡一平《上岭恋人》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5-32,共8页赵丹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张恨水北京书写中的‘旧都’意蕴”(24WXC009)。
短篇小说集《上岭恋人》以作家凡一平的故乡为主要创作背景,通过书写其中美好的人与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乡土世界。对长者的尊重,对经验的信服,对自身行为的克制,对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重视,方方面面,似乎描写了一个远离浮躁的现代...
关键词:凡一平 《上岭恋人》 乡土社会 乌托邦 
裂隙与融合——《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的乡土书写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3-38,52,共7页陈丰月 刘铁群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新乡土文学’研究”(XYCSR2024004)。
李约热在《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中设置了城乡两种视角,由“李作家”置身其中进行审视和批判。在此过程中,“李作家”实现了调侃者、扶贫工作者、申辩者以及负债人的多重身份转换。李约热以作家的敏锐展开对八度屯内部生活的描写,呈...
关键词:裂隙 融合 “李作家” 乡土 想象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9-44,共6页马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共同富裕视域下西南边疆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22XKS005)。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部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逻辑起点,更是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和实践深化的核心问题,必须全方位深刻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乡村振兴的着...
关键词:共同富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战略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