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堂》

作品数:531被引量:55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孔学堂》
主办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最新期次:2024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学堂儒学儒家中华优秀文化学术杂志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刘悦笛温海明郭齐勇舒大刚蔡家和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义理与怎样敞开——从《儒学的义理与敞开》看儒学的当代开展
《孔学堂》2024年第3期91-99,216-224,共18页王金凤 Chi Zhen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240);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北宋理学视域下的经典诠释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21FZXB024)阶段性成果
近四十年来,传统儒学研究经历了从合法性/正当性到自觉性的转变,李承贵教授《儒学的义理与敞开》既是这一认知转变的见证,也是这一自我觉醒的例证。该书引发我们思考儒学当代开展的两个关键:如何义理和怎样敞开。以往传统儒学研究倾向...
关键词:传统儒学 现代诠释 哲学的普遍性 方法论 
道与意:孔子哲学思想的体贴与转化——林安梧的《论语》解读与儒者情怀
《孔学堂》2024年第3期82-90,205-215,共20页温海明 Zhu Yihua 
林安梧是用生命践行儒家圣道的哲学家,他的《论语》解读带着饱满而充沛的儒者情怀。他的解读体贴孔子与弟子们讨论的缘发境遇,不断穿透并转化孔子师徒对话的文字深意,超出了大部分现当代注解。林安梧用他的生命经验验证孔子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  孔子 林安梧 《论语》 儒家 
明清时期云贵地区的移民、科举发展与儒学传播
《孔学堂》2024年第3期71-81,192-204,共24页周大鸣 张恩迅 Luo Yan 
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课题“科举移民与儒学在西南地区的传播——以文庙为主题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GZGX05)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主导下的移民迁徙与儒学教化,是一条连通中原与云贵地区的核心线索,有效串联并促进了语言、经贸、民俗、农业等传播与发展。大量中原移民迁居贵州后,黔官兴教推动了贵州官学的发展,世家办学促进了民间教育的发展,会馆...
关键词:移民 科举儒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 
唐枢心学易思想探析
《孔学堂》2024年第3期61-70,180-191,共22页牛磊 Wang Xiaonong 
作为湛若水重要的受业弟子之一,唐枢的心学易思想上承湛若水、王阳明两家。唐氏在其著作、讲学语录中对易学领域的易象、卜筮、《图》《书》等问题做了大量的、深入的、心学式的阐发。在他看来,对易学、易道的理解应放置于人伦道德的五...
关键词:唐枢 甘泉后学 心学易 象数 
王阳明心性礼乐美学论
《孔学堂》2024年第3期41-51,154-165,共23页潘黎勇 Hou Jian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15);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美学对儒家礼乐精神的传承与转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9BZW013)阶段性成果
王阳明的“心即理”说不仅对传统理学的致思方法、修身路径具有激烈的变革意义,由于其对心体的重建和天理体知模式的变革,“礼即理”这一宋代礼乐美学的核心命题同样在心学语境中遭到拆解和重构,由此导致的理—礼关系向心—礼关系的结...
关键词:王阳明 心性礼学 “心即理” “礼根于心” 礼乐美学 
事与时:从时机、时态、时体论李塨的礼乐美学
《孔学堂》2024年第3期31-40,144-153,共20页刘彦顺 Zhu Yuan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15)阶段性成果
中国礼乐美学是关于礼乐生活之事的美学,也是中国古典事美学的主要形态之一。李塨礼乐美学致力于保全礼乐生活在“事中”的原发状态,反对宋明理学沉迷于回忆、反省、静坐等事后的纯心性持敬行为,认为他们轻视礼乐生活作为事的实行。从...
关键词:李塨  礼乐美学 时机 时态 时体 
扬雄礼乐美学论要
《孔学堂》2024年第3期20-30,131-143,共24页祁海文 Peng Ping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15)阶段性成果
在西汉晚期儒家学说神秘化背景下,扬雄以弘扬先秦儒学理性精神为己任,在“尚智”精神的主导下,全面探讨了礼乐制度的政治教化功能与建构理想政治的积极意义;以“修性”为中心,以“全德”为目标,论述了礼乐制度通过“正其视听言行”从而...
关键词:扬雄 尚智 礼乐美学 礼乐教化 全德 文质 
主持人语
《孔学堂》2024年第3期19-19,129-130,共3页刘彦顺 
如果把儒家思想比作一只健飞的雄鹰,仁爱就是它的头颅与躯干,礼乐与时中就是它的两翼。仁爱、礼乐、时中,三者缺一不可。礼乐制度以差等仁爱为核心,君主处在礼乐制度的权力巅峰,且以名器、礼仪等美感财富对皇族与官僚阶层施行差等分配,...
关键词:儒家思想 礼乐制度 时中 官僚阶层 仁爱 主持人 五大系统 
丝绸之路儒学的研究价值与未来展望
《孔学堂》2024年第3期10-18,117-128,共21页马明宗 Wang Luman 
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中国西部儒学史”(项目批准号:20GZGX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重点项目“巴蜀易学文献通考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3AZX007);四川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见儒家经典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SCJJ23ND117)阶段性成果
丝绸之路是一条贯穿欧亚大陆的国际大道。在历史上,这条大道沟通大陆两端的经济、文化、政治,成为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脐带。在这条关系人类命运的枢纽上,不同的文化相互借鉴,不同的思想交流碰撞,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其中,儒学...
关键词:丝绸之路 儒学 价值 建设 
“儒佛之理可以相通”——侨僧竺摩法师的儒佛会通思想
《孔学堂》2024年第3期1-9,106-116,共20页冯兵 于周 Wang Xiaonong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宗教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35)阶段性成果
侨僧竺摩法师在马来西亚驻锡近50年,在他一生的弘法实践中,基于自身的儒、佛理论素养及人生佛教理念,在儒佛会通方面形成了比较深入和完整的认识。在他看来,《大学》之“三纲(领)”构成了儒学的核心义理,与佛教的“三觉”有着内在的相通...
关键词:侨僧 竺摩法师 儒佛会通 马来西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