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学(中英文)》

作品数:297被引量:1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国际儒学(中英文)》
主办单位:国际儒学联合会;清华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儒学儒家孔子经学中国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黄玉顺杨泽波温海明袁济喜袁行霈更多>>
发文机构: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谈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影响与贡献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1-7,196,共8页张国刚 
世界上各民族的创造构成千姿百态的文明,其中,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形态。就历史的实践过程而言,中西文明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世界文明交流史的重要部分。中西文明的交流,显示出由浅入深、异质文明自我诠释、主动引进与被动接受同时进...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中西交流 文明互鉴 
从价值取向看儒学的现代意义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8-11,196,共5页杨国荣 
以“人禽之辨”和“文野之别”为核心,儒家展开了其价值系统。“人禽之辨”主要指向人与其他存在的根本区别,其实质问题是对“何为人”的分疏,“文野之别”则以人类发展过程中前文明与文明的区分为论题。儒家肯定,只有人才本身即目的,...
关键词:儒学 人禽之辨 文野之别 现代价值与意义 
全球化时代诸“圣经”传统如何修建对话匝道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12-17,196,197,共8页吴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明多样性与交流互鉴问题的汉语哲学透视研究”(22BZX066)。
在深度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需要从文明史的高度来解读诸“圣经”传统对话的问题,在学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领域,要修建不同形式的对话匝道,从而让各大文明体、民族和族群所信奉的诸“圣经”传统,获得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机会...
关键词:全球化 文明史 诸“圣经”传统 对话匝道 
儒家“孝—仁”伦理的运行、局限与出路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18-33,197,共17页陈云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研究”(16ZDA10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并家婚’视野下江苏农村婚姻家庭模式转型及其政策应对研究”(24SHB003);南京大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引领工程”重大研究专项“以‘关系’为中心的社会构造、思想脉络及其现实运行”。
儒家“孝—仁”伦理是一种从家庭内部推向外部的慈孝与恩报相互对照、彼此支撑的实践伦理。下位者的“孝”与“报”是整个伦理体系顺畅运行的重中之重。这既是人之为/成人的根本方面,也是捍卫家庭、国家、天下和宇宙秩序的伦理源泉。“...
关键词:“孝—仁” 亲亲相隐 慈孝 恩报 仁爱 家国 秩序 
情礼之争:独子兼祧制度下的丧服制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34-48,197,共16页李毅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15ZDB028)。
清代兼祧丧服制的沿革与讨论,是传统缘情制礼思想在当时的再发挥,体现了清中叶以降礼学思潮以情纠理的主张。乾隆四十三年(1778),朝廷以“一门两不绝”为原则,正式确立独子兼祧制。乾隆后期到同治年间,礼部先后制定一子两祧服,其原则是...
关键词:独子兼祧制 丧服 爱继 礼不二斩 
中国先秦时期人学观:本原、流变与新诠——以《尚书》文本为观照中心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49-60,197,198,共14页张昕如 
中国先秦时期的人学观是中国传统人学观的根基和源泉,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尚书》是现存影见先秦时期人学观最早的传世文献。今文《尚书》中包含了先秦时期人学观的本原意蕴。横向比对发现,天与人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地(祖宗)对人则有...
关键词:《尚书》 先秦时期人学观 本原 流变 新诠 中国特色 
洛学承继与心学转向:张九成“心即理”的思想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61-70,198,共11页李春颖 赵慧霞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优先关注课题“新时期德育资源开发于共享机制研究”(CEIA18063)。
张九成作为程门再传,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是洛学向心学转化的关键人物。“天人一心”与“仁即是觉,觉即是心”是其心学思想的两个重要内容。“天人一心”着重阐发本心同于天理,且本心具有参天地造化的能动性;“仁即是觉,觉即是心”...
关键词:张九成 洛学 心学 天理 本心 天人一心 
掣制、借重与纳入:明代孔府档案咨文再解读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71-86,198,199,共18页王晓璞 朱亚非 
明代衍圣公所获尊崇远迈前朝,衍圣公府规模亦进一步扩大,在国家行政体系内居于特殊地位。现存明代孔府档案中包含多件嘉靖至崇祯朝公府与中央部院和地方官府间的往来咨文,内容涉及曲阜知县保举、孔庙属官免考等。综合分析咨文文书并结...
关键词:明代 孔府档案 咨文 衍圣公府 政统 道统 
王国维的文化用心与翻译策略:《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的撰作与重刊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87-104,199,共19页刘清 王刚 
王国维年少之作《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对辜鸿铭的《中庸》英译作了负面评价。其“文化用心”在于,学术不应为时势所裹挟,而应有独立的价值及理路,“翻译策略”则主要强调忠实和历史主义的态度。随着王国维与辜鸿铭在“文化用心...
关键词:王国维 辜鸿铭 《中庸》 文化用心 翻译策略 《学衡》 
张祥龙对儒家复兴意识的现代转化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105-112,199,共9页温海明 徐萃 
直面西方哲学和宗教的挑战,是当代复兴儒学的必然之路。张祥龙对此做出了重要的现代化阐释和理论重构,他的儒家复兴意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借对20世纪儒家存在状态的反思,强调体悟祖先意识的重要性;明确儒家具有独特的“家”本体意识以...
关键词:张祥龙 儒家 复兴 意识 现代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