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5904被引量:24587H指数:47
导出分析报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社会社会科学文化美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张兵田澍胡小鹏万明钢王兆璟更多>>
发文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什么是技术封建主义?——当代西方技术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蓝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经济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层内涵”(023BSK017)。
技术封建主义已经成为了当代西方左翼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门词汇。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滥觞于数字技术下新空间的开辟,在传统政治学上的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形成了一个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底的领云空间。这个空间一经成立,就发生...
关键词:技术封建主义 政治经济学 数字资本主义 
重审认知资本主义中“不稳定无产者”问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孙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的认知资本主义研究”(23AZX002);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新进展”(2021QKT006)。
伴随数字社会的发展,“认知资本主义”的转型使得资本增殖、劳动方式以及主体抵抗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倡导的“不稳定的无产者”概念受到学界诸多关注,其界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劳动和工作模式;...
关键词:不稳定无产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构建“韧性关节”:平台资本主义吸纳形式的复杂性反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吴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勒兹资本批判视域下的西方平台资本主义研究”(20BZX011)。
在平台资本主义条件下,数字平台正在演变为一种突破经济生产范围边界的生态系统性场域。数字平台一方面围绕着劳动的社会化迁移趋势构建起了专业的劳动供需业务,零工劳动加剧了劳动的碎片化、离岸化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竞业,在劳动而非劳...
关键词:平台 劳动 社会化 再生产 
AIGC人机交互系统嵌入与新闻业的脱域融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陈龙 陆小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算法传播的中国本土理论体系建构研究”(23&ZD214)。
媒介技术的迭代变革使新闻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脱域”过程,AIGC的嵌入使新闻业基于大模型的交往实践获得了脱域融合的机会,即以一种个体化的程序介入中心化机构的运营,而这种以交往行动为主要特征的个体化程序驱动了从平台形塑新闻...
关键词:AIGC 人机交互 新闻业 脱域融合 
媒介尚古主义:后人类状况下的人类文化行动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常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20&ZD318)。
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技术类行动者的崛起令人机共生成为数字媒体生态的基本结构。人类能动性被机器逻辑弱化乃至褫夺,导致了全球媒介文化的后人类状况。在此局面下,媒介尚古主义兴起,其本质是通过复兴旧媒介实践、重建旧媒介经验的方式对...
关键词:媒介文化 人工智能 后人类 数字媒体生态 媒介尚古主义 
仪式与传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国际传播中的“技术折扣”和补偿策略分析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邓建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研究”(20&ZD324)。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仪式 元宇宙 数字孪生 第二亲身传播时代 技术折扣 
面向2035: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供给力分析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刘振天 廖月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为此,本文分别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和内部选取若干指标,探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即供给力。研究发现,无论外部供给力还是内...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强国 供给力 
面向教育强国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科城融合:时代要义、战略转向与实践路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7-97,共11页陈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构架与协同机制研究”(BIA240111)。
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科城融合创新变革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为城市创新发展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新型研究型大学通过重塑科技自立自强话语、人才自主培养话语、城市创新发展话语、世界科学中心话...
关键词:新型研究型大学 科城融合 教育强国 创新发展 
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构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田铁杰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教育考试数据标准体系研究”(ZSA240470)。
数智时代跃迁诱发高等教育治理的现实背景、价值导向、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向更新。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遵循回应现实需求、追求治理转向、关照治理使命与开展治理行动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数智化引发的治...
关键词:数智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 智能化 
读心时间之旅:从个体内跨时模拟到情境读心假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陈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他心直接感知的神经哲学进路研究”(21BZX005)。
模拟论是当前读心研究领域内最具竞争力的理论之一。然而,传统经验科学中对模拟的探究大多是在“刺激贫乏”背景下展开的,或者说很少考虑模拟发生的具体情境,这与现实生活中模拟发生所依赖的“刺激丰富”状态并不相符。Shanton和Goldma...
关键词:读心 模拟论 个体内跨时模拟 情境记忆 预测加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