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665被引量:6744H指数:4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彭翕成刘延申朱莎刘三黄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数学教育信息化好玩大数据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基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证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朱莎 李嘉源 况秀林 白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字教材场景下融合课程知识建模的图神经认知诊断方法研究”(课题编号:62477021)研究成果。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
关键词:数字素养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课程 教学模式 
元宇宙赋能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研究初探
《现代教育技术》2025年第1期128-136,共9页张思妍 刘乐元 陈靓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融入真实人物形象的多源反馈儿童孤独症教育干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20770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青年团队项目“基于元宇宙的儿童孤独症干预与评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CCNU22QN012)资助。
孤独症儿童的大脑镜像神经元系统存在异常,使得传统教育的教学效果有限。元宇宙整合数字技术打造的虚实共生镜像世界,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无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深入剖析了元宇宙赋能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
关键词:元宇宙 教育元宇宙 孤独症儿童 教育干预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年第12期1-1,共1页吴砥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知识创新加速推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加快驱动教育变革与转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学生的必备素养,全面提...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政府工作报告 产业变革 知识创新 数字时代 数字素养 创新人才 变革与转型 
基于法线贴图增强隐式函数的单图像三维头部重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24年第12期1906-1919,共14页刘乐元 刘旭 孙见弛 陈靓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0770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青年团队项目(CCNU22QN012).
三维头部重建是建构元宇宙的基础技术之一,在影视制作、游戏娱乐、智能教育等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单图像重建三维头部模型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并大幅提高操作的便捷性.然而,单图像三维头部重建是一个非适定问题,现有算法普...
关键词:三维头部重建 单图像 深度神经网络 隐式函数 法线贴图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VR融入红色主题班会路径探究
《教育信息技术》2024年第11期54-57,共4页钟正 邹晓洁 彭葆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基于多粒度教学资源聚合的立体综合教学场生成与评价研究”(项目号:62277024);2022年湖北省信息技术重点课题“基于央馆虚拟实验系统的差异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2201019)的研究成果。
VR技术可虚拟再现逼真的历史场景,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二桥中学八年级的一节红色主题班会,分析VR资源与班会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的对应关系,以体验式教学理念为理论支撑,探究VR融入红色主题班会的路径,创新红色主题...
关键词:红色主题班会 体验式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教学应用的先行者分析——以广州市天河区某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为例被引量:1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8,107,共9页王珠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VGA230012)。
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教师先行者队伍,对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教学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天河区推进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为期一年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行动研究项目的数据...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 教师 教学应用 广州市天河区 
教师技术采纳研究中的UTAUT再认识--基于一阶段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定量综合分析被引量:3
《现代教育技术》2024年第9期48-58,共11页赵笃庆 余亮 车紫妍 吴龙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研究”(项目编号:ACA220026)资助。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是探究教师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的主流理论模型之一,但其应用于解释教师技术采纳差异的相关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直接影响了UTAUT的解释力。对此,文章设计了...
关键词:教师 技术采纳 UTAUT 元分析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AI教师融入生态环境教育的应用路径--以《了解湿地和湿地公园》为例
《教育信息技术》2024年第9期27-30,共4页钟正 邹晓洁 黄镜彬 李坤艳 周琳 
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基于多粒度教学资源聚合的立体综合教学场生成与评价研究”(项目号:62277024)的研究成果。
结合数字人与AI通用大模型技术创设的AI教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以武汉市某小学生态教育户外体验课《了解湿地和湿地公园》为例,探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AI教师融入生态环境教育的应用路径。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证实AI教师在实时...
关键词:生态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素养 项目式学习 AI教师 湿地 
在线协作问题解决中基于脑电一致性的群体认知特性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024年第9期102-111,共10页张明焱 张利钊 杜旭 李浩 曾赵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知识整合的碎片化学习诊断与学习路径引导研究”(项目编号:62207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线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行为时空分布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3NDJC112YB)资助。
在线协作问题解决是一种基于协同知识构建的学习方式,了解协作中的群体认知特性对于提升协作问题解决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在线协作问题解决不同阶段基于脑电一致性的群体认知特性,文章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通过在一堂大学计算机...
关键词:在线协作问题解决 脑电一致性 群体认知特性 EEG 认知同步 
基于面部特征的听障儿童课堂表现效果预测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4年第9期2685-2690,2709,共7页廖盛斌 谢鹏航 廖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2077023,61937001);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CCNU19TS021)资助。
听障儿童由于其听觉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他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表现与传统课堂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对听障儿童在课堂上的行为和表现通常采用手工记录和主观评判。论文在详细分析听障儿童课堂教学组成基础上,通过听障儿童课堂视频数据获...
关键词:听障儿童 预测 课堂表现 线性回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