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766被引量:253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周建峰徐宁毛广秀赵剑英马奎蓉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微波辐射晶体结构密度泛函理论凹凸棒土芳醛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产教研融合背景下大学化学的教学探索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5年第5期1-3,共3页刘成 陈荟蒙 张峻豪 金嘉杰 潘冰莹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2KJB480004);淮安市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HAB2024058);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SKC24031)。
在产教研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策略,旨在提升大学化学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化学专业人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产教研融合 大学化学 教学探索 
科教融合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以洪泽湖流域新烟碱类农药污染特征研究为例
《广东化工》2025年第3期163-165,177,共4页曹远鑫 张笑欣 章智洁 李桥 严玉波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30726)。
科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已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为例,将新污染物引入本科教学中,通过“文献调研—样品处理—样品测定—数据分析—实验报告撰写”全过程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
关键词:科教融合 环境监测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吡咯并[1,2-a:3,4-c′]二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缓蚀构效关系研究
《材料导报》2024年第S02期579-588,共10页杨正兴 杨震 胡华友 杨秋雯 王业飞 王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1YFE0107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4339);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资助(QDBSH_(2)0230101022)。
以取代氯化苄与取代喹啉为原料,在制备出氯化苄基喹啉季铵盐后,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成功合成18种吡咯并[1,2-a:3,4-c′]二喹啉鎓盐衍生物。通过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1,3-偶极环加成过程中的酸钠加量、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
关键词:1 3-偶极环加成 氧化脱氢芳构化 吡咯并[1 2-a:3 4-c′]二喹啉 酸化缓蚀剂 构效关系 
交际语境下习作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小学教学参考》2024年第25期86-88,共3页朱珠 周燕明 吕春娇 
2024年淮安市社科研究课题“传统蒙学当代德育价值与实践转化研究”(项目编号:2024SK72);2023年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协同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视野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一般课题(项目编号:2023JSY006)的阶段性成果。
交际语境下的写作,是指为达到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习作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中以表达为核心的特殊单元,相较于其他单元具有特殊性。从交际语境视角出发,对习作单元主题教学进行实...
关键词:交际语境 主题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 习作单元 
提升化工类大学生安全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探索与思考
《化工管理》2024年第27期16-19,共4页孙凤梅 毛广秀 张艳 支三军 褚效中 
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高校化工类大学生安全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研究”(2023SJYB1878);2022年淮阴师范学院高教研究课题“化学类大学生安全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2022GJYB07)。
安全职业素养教育是化工类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化工类学生提供科学的安全素养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文章从增设安全素养培养课程、夯实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安全素养、完善理论课堂和第二课...
关键词:化工类专业 安全职业素养 实践教学体系 素质教育 
5-磷酸吡哆醛缩合罗丹明B席夫碱合成及对Cu^(2+)的识别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224-229,共6页汤宸 刘星宇 黄志博 张俊 张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323013Z)。
合成了吡哆醛-5-磷酸罗丹明B席夫碱.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对Cu^(2+)的识别能力:在丙酮-水(体积比1∶1)混合体系中,加入Cu^(2+)后,在526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并且随着Cu^(2+)的加入,吸收强度逐渐增强.在(0.25~10)×...
关键词:吡哆醛-5-磷酸罗丹明B席夫碱 合成 Cu^(2+)识别 
制备WO_(3)/TS-1分子筛及催化环戊烯环氧化反应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239-246,共8页王雅 马豪杰 王思雨 吴航 赵家和 张浩洋 
江苏省高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3KJB15000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323066Y)。
利用湿法浸渍制备了一系列WO_(3)/TS-1分子筛.利用SEM、TEM、XRD、IR、UV-Vis、XPS、BET、ICP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性质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这一系列分子筛对环戊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其中以W占分子筛质量分数为4%...
关键词:WO_(3)/TS-1分子筛 合成 环戊烯 环氧化 
基于新版《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的链状烷烃命名方法分析
《化工高等教育》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陈平 胡芳 杨杰 
链状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文章基于新版《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结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详细介绍了链状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了主链的选取、基团的编号和名称的书写等关键环节,并深入阐述了链状烷烃的命名...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 命名原则 链状烷烃 有机化学教学 
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化学微项目教学设计——以“碳中和”背景下的“二氧化碳制甲烷”教学设计为例
《化学教与学》2024年第7期40-45,共6页穆丽珀 阚玉和 
扬州市2023年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化学微项目设计研究”(2023/P/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碳中和”为背景,从文献中提取素材,并与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在“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等学科大概念的统领下,进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微项目教学设计。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
关键词:大概念 微项目 教学设计 碳中和 化学反应 
地方高校化工专业绿色工程课程建设研究被引量:1
《云南化工》2024年第3期183-186,共4页肖慧芳 彭雪莹 张田田 李梅生 马奎蓉 贾明民 毛恒洋 周守勇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课题(2021JSJG296);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404009)。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工程的实践与发展持续推进,而各大高校是推动绿色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调查了国内86所高校化工专业绿色工程课程设置现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绿色化学的设置率仅有16.3%。提出了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明确培养目标,...
关键词:课程建设 绿色工程 化工专业 地方高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