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作品数:22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顾锐萍王跃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研修小学英语校长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剖析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8期46-46,共1页朱礼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工程的不断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信息化 因素 措施 
变“影子培训”为“驻校研修”强化学员主体地位被引量:5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第3期20-22,共3页黄宁生 
"影子培训"是一种情境学习式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有较好实效性。但是"影子培训"的提法无意中淡化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学员主动学习意识,不利于增强培训效果。而"驻校研修"的提法强调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倡导了学员的...
关键词:影子培训 驻校研修 主体地位 主动性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功能论析被引量:11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6-7,共2页黄宁生 
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使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需求日渐增长。在成人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应当找准定位,发挥本校专业优势,整合校外资源,协调服务好校内院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为本区域及外地经济社...
关键词:高校 继续教育 服务 能力 提高 
论“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被引量:1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80-82,共3页黄宁生 
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依"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采用与"做"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加上必要的环境保障和组织保...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 针对性 实效性 教学做合一 时代价值 
在实践中成长 在研究中提升——面向学科带头人的高层次教师培训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5-6,19,共3页黄宁生 顾锐萍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南京市教师教育新体系构建及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项目编号: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重字003号)
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建设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以形成鲜明教学风格、增强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对学科带头人进行高层次教师培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磨教学风格,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法。
关键词:学科带头人 高层次教师培训 培训方法 
论高等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之改进被引量:3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2-56,共5页黄宁生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南京市教师教育新体系构建及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课题立项号: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重字003号)研究成果之一
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高师培养未来教师创新精神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实践教学在其内容与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要针对其形成的原因,重建认识,改革课程,强化训练,优化实习,从多个维度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师范专业 实践教学 内容 方法 改进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文缺失被引量:2
《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70-71,共2页王跃进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文缺失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动机错位、办学者的责任缺位和管理者的引导失位。正确的行动选择是再造成人高等教育人文关怀的关键。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人文关怀 人文缺失 选择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培训被引量:2
《职教论坛》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王跃进 
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必须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以解决其就业难问题。这种服务应是在确保教育公正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体制创新加以实现。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 服务 农民工 职业培训 
两地合作培训 交互观察研修——拓展校长培训课程资源的一种新培训模式被引量:2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黄宁生 
"两地合作培训,交互观察研修"是异地合作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模式。它有效地拓展了校长培训课程资源,受到校长们的欢迎。这种培训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分析其组成要素、适用条件和管理要点,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
关键词:两地合作 中小学校长培训 培训模式 
试论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基本诉求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1-13,共3页顾锐萍 
明确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正确认识道德与人、道德与生活、道德与情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基本趋向和现实诉求。
关键词:学校德育 以人为本 回归生活 注重情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