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院音乐系

作品数:80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鼓吹乐音乐梆子戏地方戏曲清音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的价值及路径探究--以亳州“二夹弦”为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杨松涛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以亳州‘二夹弦’为例”(2022AH052405);亳州学院党建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音乐德育创新研究”(BYD2021Z01)。
亳州二夹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有利于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艺术实践与创新能力。基于亳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传承 价值及路径 
乡村振兴视野下亳州二夹弦的时代价值及发展路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6-110,共5页杨松涛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以亳州‘二夹弦’为例”(2022AH052405)。
文章分析了亳州二夹弦的艺术特色、时代价值以及在传承、创新和保护方面的需求。研究发现,发展亳州二夹弦艺术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它也面临着新兴媒体冲...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亳州二夹弦 
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音高序列解析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徐涛 石磊 
202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四十年庐剧音乐创作研究:1979—2019”(项目编号:AHSKZ2020D35)阶段性成果。
《管弦乐变奏曲》是威伯恩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十二音序列音乐器乐作品,也是其序列化程度最高的一部作品。在理解该部作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音高序列组织的结构特征展开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管弦乐变奏曲》原型音高序列进行分析,...
关键词:《管弦乐变奏曲》 截段 对称性 不变性 结缘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学周刊》2024年第34期106-109,共4页张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优化课堂资源配置,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首先界定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并强调了该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能够让每个学生按照...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高校音乐 教学应用 
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路径探寻
《学周刊》2024年第28期38-41,共4页张朕 
音乐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等重要作用。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底蕴,高校应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与传承。文章简要总结了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价...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文化 传承路径 
论战争对三国文学版图的影响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李鹏 姜永旭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22AH052404)。
战争深刻影响了汉末三国时期的地域格局和文学版图,董卓之乱导致洛阳文化、文学中心地位的彻底丧失,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促使了许邺文化、文学中心的确立,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文学版图的形成,中原文学在战火中不断演变并走向鼎盛,而接受...
关键词:三国 战争 文学版图 文学演变 
大别山红色文化记忆重构的音乐密码——以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创作与传播为例被引量:1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90-97,共8页陈元碧 刘宇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失忆与重构问题研究”(2017FD03059)。
《大别山抒怀》是安徽籍词作家王和泉和作曲家雷远生深入大别山地区田野调查而创作出来的声乐套曲,是大别山红色记忆重构的典型性作品。该套曲的创作和采风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大别山红色记忆重构之旅,其主要的记忆重构路径是通过歌词的语...
关键词:《大别山抒怀》 红色记忆 记忆重构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男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以《民族之歌》为例
《艺术评鉴》2023年第12期129-133,共5页曹艳 
省级教学质量工程2020jyxm1227:一般教学研究项目《柯达伊教学法在高校合唱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以亳州学院为例》;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ybjy18:《高校合唱教学中柯达伊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研究——以亳州学院为例》;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线下一流课程2021XJXM034:合唱与指挥。
本文通过从柯达伊男声合唱的概述、具体作品的概况描绘、作品音乐特点的分析(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等)、二度创作等方面对柯达伊男声合唱作品《民族之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此来探究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与作品风格,从而总结出其创作的...
关键词:作品概况 音乐特点 二度创作 变奏 民族调式 
僰人活态乐器“南溪哈号”制作流程调查和声学特性初探——兼谈其音乐文化意蕴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8-114,共7页刘宇统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失忆与重构问题研究——以僰人音乐文化为例”阶段性成果(2017FD03059)。
“南溪哈号”是流传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乐器,号称是已经消亡的西南古族群“僰人”遗存至今的唯一竹类乐器。详细介绍了哈号的八个制作流程,并实地就行了测音,发现哈号尽管一直被作为无音高乐器,但是,在具有较高的...
关键词:南溪哈号 僰人 声学特性 文化符号 文化认同 
声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路径方法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39-141,149,共4页胡晓光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0szyj168)协同与交互:“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运行机制研究;亳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教〔2020〕34号)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声乐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研究。
声乐课程是音乐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专业艺术课程,有着独特的美育化人思政功能。发挥声乐课程的育人优势,探讨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意义重大。可从声乐题材的选择、作品意境的创设和西方声乐的的鉴析方面深挖课堂教学内容...
关键词:声乐课程 课程思政 路径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