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46被引量:3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思政课数字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与社会》《工业建筑》《外国经济与管理》《老区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社会科学前沿》2025年第3期37-43,共7页谢晓莉 陈林辉 夏春艳 
江西省社科地区项目“湘赣边革命旧址红色文化数字化叙事研究”(24ZXDQ0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红色文化育人研究)“数字化赋能江西红色场馆资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HSWH24004);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千村带‘研’人——打造红色美丽乡村现代化发展新引擎”(202410895014s)。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城乡协调高效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全社会文明程度跃升的关键举措,价值意蕴丰富且深厚。鉴于当前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中所存在的融合深度与广度不足、资源整合与流通不畅以...
关键词: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推进路径 
数字化视域下萍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
《社会科学前沿》2025年第3期569-576,共8页欧阳荷 刘柳 
萍乡市2024年度社科规划课题“VR技术赋能非遗文化建设研究——以萍乡傩面具为例”(2024PXSK44);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傩心拾遗——萍乡非遗文化振兴”(S202410895033)。
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场域发生深刻变化,探究数字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萍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数字化视域,深入分析萍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实境遇和发展路径。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传承与发展 
乡村振兴视域下“红绿”资源融合发展助推革命老区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探索——以江西省安源区为例
《教育思想理论研究》2025年第3期121-124,共4页夏春艳 陈林辉 
江西省社科地区项目“湘赣边革命旧址红色文化数字化叙事研究”(24ZXDQ0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红色文化育人研究)“数字化赋能江西红色场馆资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HSWH24004);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千村带‘研’人——打造红色美丽乡村现代化发展新引擎”(202410895014s)。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而革命老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作为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是推动革命老区乡...
关键词:乡村振兴 红色旅游 绿色资源 革命老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奋斗重要论述的三维阐释
《萍乡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6,共6页曾献辉 陈林辉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MKS24104);赣南医科大学教改项目“立德树人目标下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Jgkt2023-88);江西省社科地区项目“湘赣边革命旧址红色文化数字化叙事研究”(24ZXDQ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与青年座谈、给青年回信和出席青年活动等方式,就青年应不懈奋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立足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着重用“奋斗”二字激励和鼓舞青年,深刻阐释了青年奋斗的本质。习...
关键词:习近平 青年 奋斗 时代意蕴 
子公司协调复杂性能提升企业数字化注意力吗?——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实证研究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5年第2期20-37,共18页宋渊洋 徐峰 胡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205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2BGL005)。
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探讨子公司协调复杂性对企业数字化注意力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化是解决子公司协调复杂性带来的管理问题的合法的、有价值的方案,因此子公司协调复杂性能够提升企业数字化注意力。(2)行业数...
关键词:子公司协调复杂性 数字化 注意力 高管持股 高管短视 技术背景 
数字化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挑战和路径分析
《华章》2025年第3期0043-0045,共3页    
萍乡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项目编号:20220408)研究成果。
思政课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主动抓住教育数字化这个重要突破口。用数字化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需明确其内在机理,深刻领悟数字化是思政课“高阶性”的资源储备,是思政课“创新性”的...
关键词:数字化 思政课 教学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博物馆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困境与优化
《老区建设》2024年第12期69-77,共9页徐诺舟 陈林辉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红色文化育人研究)“数字化赋能江西红色博物馆资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HSWH24004)。
实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红色文化的数智联姻,是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课题。利用数智技术赋能红色博物馆资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有利于扩增育人载体,丰富育人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育人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智技术 红色博物馆资源 “大思政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国学(汉斯)》2024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黄怡 张炎梦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度项目:阳明心学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及其培塑研究(SZZX23098);萍乡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背景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入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课程融合 
家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萍乡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乔兰 刘根梅 
家史是国史的缩影,家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有效模式。家史教育实践教学通过具体而微的家史贯通宏大叙事的历史和现实,用真实对抗历史虚无主义。学生通过访家史、写家史、讲家史为内容的家史教育...
关键词:家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高校“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教育进展》2024年第9期1363-1369,共7页曾竹 陈林辉 
工匠精神所内嵌的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理念对青年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高校“大思政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目的性、规律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掌握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方法,打...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工匠精神 大思政课 实现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