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

作品数:17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彭际作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洞庭湖区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灾害性洪水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地理教育》《矿物岩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沙市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李发俊 伍铁牛 
分析了长沙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游客行为选择,针对旅游发展提出旅游形象定位、旅游资源整合、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长沙市 旅游现状 行为选择 发展对策 
洞庭湖湿地管理研究被引量:2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86-88,共3页伍铁牛 李发俊 
洞庭湖湿地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由于洪灾频仍,损失巨大,湖南省提出了全面治理洞庭湖的“4350工程”,目标是重现八百里洞庭浩浩荡荡的美景,把洞庭湖建设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滞洪主导功能区。但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有关湿地...
关键词:湿地 管理 洞庭湖 污染 
感知规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理教育》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刘玉岳 杨新 
关键词:地理教学 感知规律 地理学习 教具 信息转化 语言文字 三个层次 程度 表象 多层次 
金鞭溪地貌及其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对张家界地貌的再认识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95-96,F003,共3页周学军 夏卫生 谭长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1062);中科院知识创新研究资助项目(KZCX3 SW 422)
张家界核心景区,以鞭状塔式石柱岩峰为特征的地貌群体,由富含节理的厚层石英砂岩构成.其正处于一个向斜扬起端,在新构造运动推动下,受扇形辐聚式水系侵蚀和重力等作用塑造而成.按其特殊的形成机理、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金鞭溪地...
关键词:地貌 新构造运动 向斜 石柱 形成机制 水系 重力 张家界 景区 再认识 
湘江长沙段水文特征及其对橘子洲景区的影响被引量:5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92-96,共5页李景保 喻小红 朱翔 
通过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湘江长沙段丰水期,灾害性洪水日愈频繁,使橘子洲淹没机率增大;枯水期河床水位极低,使橘子洲临水侧河滩显露期达3~4个月之久.这一水文特征,既降低了橘子洲内的景观品位,又限制了其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橘子洲具...
关键词:湘江 长沙段 水文特征 橘子洲景区 淹没机率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灾害性洪水 
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93-96,共4页周跃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9BJL0 32 )
洞庭湖区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进一步利用湖区旅游资源和区位的优势 ,确立发展思路 ,探求发展对策 ,走具有湖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对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洞庭湖区 旅游业 发展对策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可持续发展 
灰色概率分布及其参数估计被引量:3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18-22,共5页胡国华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起动基金资助项目 (2 6 990 6 17)
针对概率本身的灰色不确定性 ,基于概率论和灰色系统理论方法 ,定义了灰色概率、灰色概率的灰度、灰色概率分布、灰色概率密度、灰色期望及灰色方差等基本概念 ,介绍了可以用于灰色概率分布参数估计的D
关键词:不精确概率 灰色概率分布 灰色概率密度 灰色期望 灰色方差 D-S理论 参数估计 
洞庭湖区1991~2000年大洪涝灾害特点与成因分析被引量:7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90-94,共5页李景保 杨燕 许树辉 
洞庭湖区是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且灾情惨重的地区 .在 1931~ 1990年和 1991~ 2 0 0 0年阶段中 ,分别发生 14次及 6次大洪涝灾害 .通过这两阶段大洪涝灾害的对比分析表明 :发生频率高是湖区大洪涝灾害的共性 ,而洪溃灾情惨重 ,直接...
关键词:大洪涝灾害 灾害性洪水 洞庭湖区 致灾能力 承灾能力 成因分析 降雨量 
1998年湖南省特大洪涝灾害分析与思考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86-89,共4页彭际作 毛德华 刘明 
湖南省计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6 12 6 )
分析了 1998年湖南省特大洪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 ,提出了防治对策 。
关键词:洪涝灾害 成因 湖南 1998年 灾情分析 防治对策 可持续发展 
关于高师地理专业新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89-92,共4页杨新 
教育部资金!JS2 0 0 B
为了培养 2 1世纪需要的新型地理教育人才 ,必须对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改革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师地理专业课程的新体系 .该体系构建了 6大课程群和 3大层次 ,并具有增大人文地理比重、改革区域地理结构、...
关键词:课程体系 课程群 人才培养 地理专业 高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