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作品数:246被引量:2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赵春秋王铁英崔莉车晓庚杜欣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汉语对外汉语文化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爱玲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以《红玫瑰与白玫瑰》为例
《今古文创》2025年第13期10-12,共3页臧欣雨 
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上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著名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不仅是她思想的精华,也是她独特艺术风格的集大成者。本文以《红玫瑰与白玫瑰》为例,详细分析并总结出张爱玲的主要艺术风格:她运用了华美至极的语言,造...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 艺术风格 
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用支那语大全》探究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5年第1期126-140,M0005,共16页寇振锋 郜艳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研究”(17BYY20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人汉语教育研究”(LJC202038);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项目“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汉语翻译研究”(Y201904)的阶段性成果。
《军用支那语大全》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为帮助官兵习得汉语而编撰的一部纯军用汉语教科书。该教科书出版发行于全面侵华战争末期的1943年,内容囊括行军宿营、侦察战斗、安抚讯问、威逼利诱、日常生活、军用告示、常用单词、发音略解...
关键词:侵华战争 军用汉语教科书 《军用支那语大全》 
中国文化典籍在日韩地区的传播及影响——以《论语》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付筱娜 樊悦桐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Y202312)。
韩国和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其国家和民族文化从古代开始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加之近年来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汉语热”浪潮的高涨,中国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备受关注。《论语》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学派核心经典之一,研究其在日韩地...
关键词:《论语》 文化典籍 日本 韩国 文化传播 
人工智能文学写作拟主体性研究
《文教资料》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汪荣萍 
伴随计算机系统的送代升级以及机器算法的持续更新,人工智能写作逐渐深入传统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有关“主体性衰落”“文学异化”“机器主导”等观点引发学界热议。本文认为人工智能文学写作具有拟主体性,先从人工智能文学写作生成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文学写作 拟主体性 创作机制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159-163,共5页韩书 纪广涵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韩国中文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1YH07D);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外向型沈阳旅游汉语口袋书的编写研究”(项目编号:SY20230205Y);辽宁大学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项目编号:2020skczb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其重要性愈发突出。“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种推动跨文化交流与认识的关键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规划、单一的教...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故事 文化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人才“专”“创”融合培养实践的特色、困境与进路
《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安珊珊 孙晓琳 
202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创’深度融合的新闻专业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生态的复杂演进,融合传播实践触发的新问题对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挑战与更高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顺应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切实需求,在新文科教育发展布局中找准站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增长创业本领才干...
关键词:“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新闻传播专业 
《红楼梦》中“罢了”的用法及其语义考察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2期490-497,共8页李亦非 
本文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红楼梦》中的陈述句末语气词“罢了”的用法及其语义,探讨了“罢了”几种语气之间的关系。语气词“罢了”的用法,主要包括五种:表示评价语气、表示让步语气、表示祈使或感叹语气、表示决断语气...
关键词:《红楼梦》 语气词 罢了 用法 语义 
纳博科夫小说流亡人物身份异化研究——以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视角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0-116,共7页邱畅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入手,重点论述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且将生活与文化相结合,探究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社会功能。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心理和行为的异化破坏了生活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这正是流亡人物的生...
关键词: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纳博科夫 异质文化 自我意识 
混合学习情境下国际中文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9-117,共9页吕昕颖 沈壮娟 
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科技与艺术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21050055);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项目“基于跨文化适应理论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2020MSA355)。
学业情绪是影响国际中文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之一。通过对47名国际中文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12周的在线学习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其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联,考察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应用多群组分析法考...
关键词:国际中文学习者 混合学习 学业情绪 学习动机 
专业认同对文科生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12-119,共8页吕昕颖 孙大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9WZXB002);山东省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SDYJG21015)。
专业认同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相关。研究发现,文科生的专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不同学段、性别、学科等因素会对其专业认同产生影响,其中教师支持的正面作用显著。为此,要注重提升文科专业的社会价值、实施定制化的教师支持、加强文科...
关键词:文科生 专业认同 教师支持 学业成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