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姜小红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序曲》EFL写作教学EFL写作中修正性更多>>
发文期刊:《鄂州大学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科技翻译》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诗歌翻译美学评《一剪梅》的两个译本被引量:1
《鄂州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70-72,共3页程亚丽 
2019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J2019067)“《国标》视域下综合英语5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语言文化的差异,特别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差异,使得诗歌翻译被认为是最让人遗憾的一门艺术。诗歌翻译难就难在不仅要传译原文的内容,而且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韵和形式。诗歌翻译原...
关键词:诗歌的特征 诗歌翻译原则 《一剪梅》 
汉语古体诗英译中“不译而无不译”的艺术被引量:2
《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第6期77-86,共10页王毅 丁如伟 郑翠玲 
山西农业大学重点专项研究项目“跨文化传播下的山西民俗文化翻译研究”(zxsk201903)
本文通过汉语古体诗英译中“不译而无不译”艺术模型的提出,提倡针对汉语古体诗进行选择性地或创造性地翻译,不刻意计较诗歌翻译绝对意义上的得与失。汉语古体诗翻译应当着重于整体艺术效果,力求在译文中再吟汉诗的音韵、重现汉诗的形...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 汉语古体诗英译 不译而无不译 音韵 形式 意境 
“三美”论关照下的山西农业大学校训翻译探究
《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6期105-106,共2页王毅 丁如伟 
2017年度山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美论’关照下的山西高校校训翻译研究”主持者,现为部分研究成果;2016年度山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贾平凹英译本中乡土文化翻译策略研究”参与人(项目编号:zxsk2016008)
本文以“三美”原则为理论指导,探讨山西农业大学校训的英译表达。文章指出该校校训具有形式对仗、音步整齐、意义丰富的特点,在翻译之时,当以达意、谐音、齐形为终极追求,再现原文的美。
关键词:“三美”论 山西农业大学 校训翻译 
英汉禽鸟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分析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258-259,共2页程亚丽 
英汉禽鸟词语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英汉禽鸟词语国俗语义的差异有下列几种类型:国俗语义基本吻合,国俗语义部分吻合,国俗语义冲突,国俗语义只在英语中存在,国俗语义只在汉语中存在。分析英汉禽鸟词语国俗语义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禽鸟词语 国俗语义 对比分析 
中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接受差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6-7,共2页赵华 
中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接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国读者对北岛诗歌的关注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影响,而国外读者则一直倾向于从政治性角度出发解读北岛诗歌。造成两者接受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心理。
关键词:北岛诗歌 中西方读者 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政治阅读 
EFL写作教学中修正性反馈研究被引量:20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67-69,共3页宋铁花 
作为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反馈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大学英语专业2008级118名学生对于修正性反馈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反馈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备受争议...
关键词:EFL写作 修正性反馈 语法改错 
《所罗门之歌》的叙事技巧探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雷月梅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曼斯菲尔德的创作实践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启示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GH-06055
《所罗门之歌》通过麦肯·戴德、库柏牧师、瑟丝和苏珊·勃德对老麦肯的回忆展示了美国黑人的历史,透视了黑人所遭受的种种凌辱。麦肯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父亲老麦肯的叙述具有重复叙事的特点,同时麦肯、库柏牧师、瑟丝和苏珊对老麦肯的讲...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麦肯·戴德 民族记忆 奶娃 
《序曲》中贝里尔的人格分裂浅析
《山东文学》2009年第2期90-91,共2页雷月梅 
《序曲》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刻画了斯坦利·伯尔内的妻子琳达及其妹妹贝里尔对于新家的感受,她们都表现出强烈的人格分裂。贝里尔始终以两个面目出现;她在别人面前总是表现为"假我",即刁钻刻薄:独处时才表现...
关键词:人格分裂 真我 曼斯菲尔德 扮演角色 母亲 中国画 凯瑟琳 序曲 代表作 烦躁不安 
《序曲》中琳达分裂的人格主体探析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3期122-124,共3页雷月梅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序曲》通过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展示了女主人公琳达作为妻子、女儿双重身份的矛盾的情结:琳达拒绝扮演"妻子""母亲"父权社会为女性规定的传统角色,试图超越维多利亚时代狭隘的性别话语的束缚,但她在现...
关键词:《序曲》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琳达 分裂的主体 
超句意识、主位结构与汉译英主语的确定被引量:3
《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第2期16-18,共3页成丽芳 
确定主语是汉译英影响译文质量的重要一步,在科技语篇的汉译英中更是如此。为恰当地选择和确定主语以使译文逻辑严密、行文流畅,本文提出要从把握和熟悉科技语篇各种被动表达形式、增强超句意识、利用主位推进模式的结构着手。
关键词:科技语篇 主语 被动 句群 主位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