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

作品数:593被引量:89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叶方兴杨朝霞郑丽清朱军刘云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融入社会实践的中小学道德法制教育模式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年第10期0129-0132,共4页玉晓东 
本研究致力于探究社会实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应用及成效,旨在构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旨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与法制认知。通过对现有思政道德法制教育面临挑战的深入剖析,研究设计了一套将社会实践融入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法制 社会实践 中小学 
体验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
《文理导航》2024年第21期73-75,共3页李慧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遵守社会规范。在这一领域,体验活动能够提供独特的教学策略,将抽象的道德知识概念转化为生动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法律的重要性,还能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学生的...
关键词:小学阶段 体验活动 道德法制课堂 应用策略 
中职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以“道德法律与人生”教学为例被引量:2
《成才之路》2023年第31期53-56,共4页李光红 
中职院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育人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思政课,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关键词:中职院校 思政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改革 创新 
道德法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基于布伦塔诺的《伦理知识的起源》
《心理学进展》2023年第10期4343-4347,共5页李星 
在《伦理知识的起源》中,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 Clemens Brentano)相信道德法的存在,认为道德法的存在是某种具有内在正确性的知识。在他看来,对具有正确性知识的选择是伦理学的根本目的,更是关于“善”的价值问题,通过他的描述心理学...
关键词:自明性 内在正确性 道德法 心理现象 《伦理知识的起源》 
技工学校道德法律与人生课程“立德树人”功能发挥实践思考分析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年第6期55-58,共4页陈曦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正是在这种需要之下,社会对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思想政治认识方面。“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思想,在道德法律与人...
关键词:技工学校 道德法律与人生课程 立德树人 功能发挥 实践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与道德法治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年第6期62-64,共3页蒋涛 李双声 李兵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湘教工委通〔2021〕23号-21F3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高司函【2021】13号-s202110823008)。
高校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劳动教育与道德法治素养的培养需求日渐突出。高校大学生是一支新思想的社会建设队伍,分析高校的劳动教育与道德法制素养的现状,引导学生服务自我、服务他人、参与公益生活、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学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劳动教育 道德法制 培育路径 
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育公共参与素养的实践探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年第5期156-158,共3页廖加琼 
公共参与素养并非学生先天存在,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讲解、课堂中演练及实际操作等方式才能够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共参与的意识及意义,使学生能够通过公共意识认识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在课堂中展开模拟的方式引...
关键词:道德法制 公共素养 探究方向 培养方式 
突发事件下教师救助义务之审思
《教育评论》2023年第5期127-134,共8页沈笑天 
202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法治化背景下的教育规律与价值体系研究”(编号2022SJYB0952)的研究成果。
《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教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积极保护、救助学生这一特别义务,这意味着这项道德义务存在法律化的倾向。然而,在进入法律文本之前,救助学生的义务已经在多部地方性法规及部门规章中出现,并经历了明...
关键词:教师法修订 特别义务 突发事件 道德法律化 
高校思政教育立法问题探讨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8期30-32,共3页韩铁山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属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主要靠学校的思政教育来培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高等教育法的强制实行,使得高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相比之下,高校思政教育立法明显滞后,与高校思政教育在我国教...
关键词:立法法 道德法制化 思政教育立法 
论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以见危不救为视角
《法学(汉斯)》2023年第2期563-567,共5页李若纯 
近年来,关于见危不救是否入罪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讨论。有人积极主张刑法增设见危不救罪,有人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对于见危不救罪是否应当入罪的讨论实际上是对道德法律化问题的思考。本文以见危不救罪入刑的不可行性为切入点,论述了法...
关键词:见危不救 道德法律化 道德和法律 限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