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叶茶

作品数:47被引量:22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矣兵杨盛美陈玫罗琼仙唐一春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农业学报》《茶业通报》《云南农业科技》《中国热带农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云南大叶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茶叶》2022年第10期49-54,共6页陈检锋 杨向德 马立锋 倪康 阮建云 付利波 
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202102AE09003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601100);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为了探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云南大叶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凤庆大叶群体种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FP)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NPKM) 3个试验处理,对茶叶产量进行连续3年(2018—2020)的监测并对其品质成分(茶多酚、...
关键词:有机肥替代化肥 云南大叶种 茶叶产量 茶叶品质 
紫娟茶:珍贵茶种“上天入地”
《致富天地》2021年第6期23-24,共2页谭江华  
紫娟茶是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采用单株选种法,经多代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历经二十栽,精心培育出云南大叶种群体中珍稀茶树品种,是我国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第一批茶树品种。该品种的新梢芽、叶、茎均为紫色,花青素含量约为一般红芽茶的3...
关键词:云南省农科院 茶树品种 茶叶研究所 植物新品种保护 云南大叶茶 云南大叶种 花青素含量 降血压 
用科技引领和支撑云茶产业快速发展被引量:2
《社会主义论坛》2020年第5期39-41,共3页何青元 
云茶产业是云南的传统优势特色支柱产业,是推进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产业,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15个州(市)100多个县(市、区)产茶,有茶农600多万,涉茶人口1100多万,云...
关键词:云茶产业 云南大叶茶 普洱茶 有机茶园 
云南大叶茶新材料儿茶素组分含量季节变化分析被引量:12
《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32期78-82,共5页周玉忠 陈林波 田易萍 杨方慧 朱兴正 陈玫 罗琼仙 陈春林 邓少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因子对‘紫娟’茶树叶片呈色与花青素积累效应影响的研究”(31560220);云南省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陈林波”(2015HB105)
为进一步研究云南大叶种茶不同品种生化特性,以10个云南大叶茶新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季节(春、夏、秋)茶叶中儿茶素组分进行检测及对比,对不同品种间儿茶素组分含量进行分析,研究10份大叶茶新材料儿茶素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
关键词:大叶种茶 儿茶素 组分含量 品质指数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叶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5
《山东农业科学》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尚卫琼 段志芬 杨毅坚 李友勇 成浩 刘杰 杨兴荣 杨盛美 矣兵 刘本英 毕晓清 
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5NWB028);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11CI068);科技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NICGR-065);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西双版纳苦茶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2017FD206)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加快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了解云南大叶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8对SSR引物对94份大叶茶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28个,平均每个位点为4.57个;Shannon...
关键词:云南 大叶茶 EST-SSR 分子标记 
茶菌共生对云南大叶茶茶园土壤增益性和肥效分析被引量:5
《南方农业》2016年第6期1-3,共3页陶忠 马剑 王睿芳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Y330)
以云南大叶茶为研究对象,分析套种食用菌形成的茶菌共生种植模式对山地茶园土壤增益和肥效影响。结果表明,套种食用菌、菌包回田用作有机肥的种植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氮、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相对于茶园土壤有效p...
关键词:云南大叶茶 食用菌 套种 山地茶园 肥效 
云南大叶茶的茶籽油脂肪酸分析被引量:3
《福建茶叶》2015年第6期19-21,共3页张晓惠 
茶叶籽油是我国新批准的新型可食用植物油,目前人们对其了解和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对云南大叶茶茶油中脂肪酸的组成所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显示,不同地区所生产的茶籽油脂肪酸可分为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三类。云南大叶茶茶...
关键词:云南大叶茶 脂肪酸 分析 
3种间种覆荫树对云南大叶茶品质影响分析被引量:4
《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第5期1864-1869,共6页罗琼仙 何青元 肖海军 解星云 汪云刚 殷丽琼 陈孝权 谭光荣 陈玫 罗梓文 刘德和 
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社会科技计划项目(2012CH008)"
从旱冬瓜、洋紫荆、云南樟3种树间种覆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推断适宜云南大叶种茶的间种覆荫树类型。同时采摘间种树直接覆荫一芽二叶鲜叶与同地块2.5倍间种树高距离外茶鲜叶加工成蒸青固样和晒青茶样品,对每一种间种树覆荫对茶叶品...
关键词:茶园 间种覆荫树 旱冬瓜 洋紫荆 云南樟 茶叶品质 
核桃树或桤木与茶树间作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茶叶加工》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王彬 董慧 蒋玉兰 刘婧 
为提高经济收益,云南一些地区茶农自发尝试了核桃树与茶树间作或桤木与茶树间作两种间作模式。为了探究这两种间作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集了当地4个基地的"云抗10号"茶叶样品,以非间作纯茶园为对照,分析了间作条件下茶叶主要...
关键词:核桃树-茶树间作 桤木-茶树间作 云南大叶茶 影响 
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乌龙茶品种中试与示范项目技术总结被引量:1
《中国热带农业》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陈远权 梁永良 韦持章 韦雪英 曾志云 陆金梅 韦锦坚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桂科转0998001-5)<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乌龙茶品种中试与示范>内容之一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2年起开展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云南大叶茶群体种上嫁接已引种成功的不同乌龙茶品种,观测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嫁接亲和力、生物特性、产量、长势、加工品质和内含成分...
关键词:品种结构 乌龙茶 示范项目 技术支撑 嫁接 群体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