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

作品数:371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武能何宁叶隽刘永强叶雨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国著名翻译家钱春绮先生逝世
《中国翻译》2010年第2期26-26,共1页
诗人、德语文学资深翻译家钱舂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翻译家 逝世 中国 2010年 德语文学 
文学翻译家中的思想者——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教授访谈被引量:4
《中国翻译》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莫光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杨武能译文集》,不仅受到读者欢迎,也引起翻译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特约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莫光华,对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兼文学院教授和中国译协名誉理事杨武能先生做了一次访谈。
关键词:文学翻译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武能译文集》 德语 四川外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四川大学 学术界 
我译《魔山》二十年被引量:1
《中国翻译》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杨武能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在南京大学外文系学德语,受叶逢植等老师影响,才上二年级就尝试给报刊做点儿翻译。拿到几笔小稿费后一发不可收拾,竞动真格开始翻译起正儿八经的德语文学来啦,四年级时即在《世界文学》以笔名和本名接连发表了...
关键词:二十年 文学翻译 德语文学 1961年 50年代 南京大学 世界文学 二年级 四年级 
卅年不解缘苦乐寸心知
《中国翻译》1996年第1期43-45,共3页穆雷 
卅年不解缘苦乐寸心知———记文学翻译家杨武能穆雷我读中学时,《少年维特之烦恼》还在“禁书”之列。我躲在朋友家的书房里读完郭沫若的译本,除了书中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外,就是觉得译文不好懂。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十...
关键词:文学翻译批评 翻译文学 文学翻译家 长篇小说 《少年维特的烦恼》 德语文学 《欧也妮·葛朗台》 翻译工作者 文学性 文化交流 
钱春绮传奇被引量:1
《中国翻译》1986年第1期40-42,共3页杨武能 
中等个儿,平头,须发俱已斑白,经常身着一套洗得褪了色的灰色学生装,举止洒脱机敏,眼睛经常笑成一条缝,讲话带着浓重的上海人所谓的江北口音;走在他家所在的上海南京路上,尽管圆脸上架着副近视眼镜,充其量也只会被人当作某家小理发铺的...
关键词:学术讨论会 翻译家 德语文学 歌德 德国文学 文学翻译 传奇 斯芬克斯之谜 北京大学图书馆 灰色学生 
联邦德国联邦译协简介
《中国翻译》1985年第6期44-44,共1页桂乾元 
联邦德国有两个翻译协会:一个是联邦翻译工作者协会(BDU简称为"联邦译协"),另一个是德语文学和科学著作翻译工作者协会(VdU,简称为"文学科学译协")。前者包括笔译和口译,后者只指笔译。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联邦译协"的情况: 联邦译协...
关键词:翻译工作者 联邦德国 翻译协会 科学著作 工作问题 文学科学 德语文学 笔译 理事会 联合会 
主忠信,过则勿惮改——记南京大学德语教授张威廉
《中国翻译》1985年第1期36-39,共4页郑寿康 吴永年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之一的南京城,炎夏气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上。今年的夏天比往年来得更早,刚进入夏至,就已烈日当空,酷似盛夏,身居室内,也总是汗流浃背。正当其时,我们走进北京里六号大院,但见年愈八旬的张威廉先生正在埋首书案,斟字酌句,...
关键词:忠信 大学德语 德国文学 翻译实践 南京城 德国人 德语文学 民主德国 斟字酌句 席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