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诗

作品数:30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芳芸郭倩陈建华樊蓉王新春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山西中医学院韶关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语文》《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中文自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学会而教:初中语文登临诗学历案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2024年第7期55-60,共6页范伟华 
登临诗是古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但在这类诗歌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注重教授知识、忽视生成阅读策略的现象。对此,本文尝试运用学历案,以《登幽州台歌》一课为例,探索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登临诗 学历案 学会学习 诗歌教学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浅析--以七年级下册登临诗为例被引量:1
《中学语文》2023年第15期25-26,共2页卓予晴 
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登临诗为例,从锚定一个“点”和抓紧一条“线”两个角度,探究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创新群文阅读的方式,让他们在阅读学习中,认识到登临诗...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群文阅读 登临诗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登临诗两首赏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2年第5期22-23,共2页温世浩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文人留下无数登临佳作。有的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远大志向,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感时伤怀,一吐胸中块垒,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人 登临诗 辛弃疾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高必赋 远大志向 伤怀 
群诗教学的切入策略探究
《读与写(下旬)》2021年第10期48-48,73,共2页顾俊英 
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使用,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群诗教学是契合现今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的有效教学形式,群诗教学不同于单篇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有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登幽州台歌》《望岳...
关键词:群诗教学 登临诗 切入点 
登临诗的千古情怀--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及点评被引量:1
《广西教育》2021年第37期61-63,共3页黄萍(执教、整理) 樊蓉(点评) 罗燕明(指导) 邓焕英(指导) 
本文阐述《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这三首诗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了导入新课、诵其诗、望其景、感其心、识其人、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找出诗人登临所望之景,结合关键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理解诗...
关键词:登临诗 群文阅读 诵读 问题导学 比较阅读 
情思无限话登临
《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年第35期189-189,共1页郭磊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于种种情绪激荡之下,墨客文人多生望远登高之意,或游目览胜,明理致知,或抒怀写志,怀人思乡。于是,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无限情思涌上心头,有长江大湖、白云红日,枝头杨柳、陌上繁花;有豁达心胸、豪情壮志,几许...
关键词:登临诗 万方多难 
古代登临诗的特点与主题探讨
《甘肃教育》2018年第21期91-91,共1页冯林德 
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向往和推崇的习惯,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从《诗经》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到楚辞的“乘鄂渚以反顾”;从汉赋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到南朝乐府的“望郎上青楼”,...
关键词:语文教学 登临诗 主题探讨 
古诗词中的登临主题与作者自我形象的塑造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8年第1期88-88,共1页丁志峰 
在古诗词中有一类登临或登高主题的作品,这类诗词很常见,可以说,每一首登临或登高诗词的诞生,往往也伴随着一个作者自我形象塑造的完成.韩愈说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登临或登高主题的诗词大多缘于作者内心的不平.当然,“不平”有多...
关键词:自我形象 古诗词 作者 形象塑造 登高 登临诗 内心 韩愈 
千里风光收眼底,万种情思袭心头——说说登临诗
《新高考(语文学习)》2015年第3期30-35,共6页谢英杰 
所谓登临诗,就是诗歌作者或诗中抒情主人公登上一个地方,如楼、山、亭、台、阁等,睹物思人(乡)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诗歌作品。他们有的在题目上直接标上“登XXX”或“上XX”,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关键词:登临诗 《登金陵凤凰台》 《登幽州台歌》 风光 情思 诗歌作品 抒情主人公 《黄鹤楼》 
登山则情满于山——古代登临诗赏析古代登临诗赏析
《中文自修》2014年第16期8-11,共4页赵欣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不但给予贤者更广阔的视野,启迪文人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也使得中国古典诗歌中衍生出一类以登临为主题的诗作。沪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遴选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登金陵凤凰台》(李...
关键词:步出夏门行 登金陵凤凰台 高中语文教材 登建康赏心亭 诗人情感 观沧海 登楼 中国古典诗歌 武功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