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

作品数:542被引量:67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修义姜华杨福家吕林海张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所知与能知:人类知识的多重向度被引量:3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166-182,206,207,共19页杨国荣 
当代西方主流知识论以“被辩护或证成的真信念”为知识的形态。与之相异,知识的真切意义表现为“有可靠根据的并引向真实存在(所知)的判断”。对知识的考察关乎知识的分类,但这种分类不宜引向知识的泛化。当知识以语言、逻辑的形式呈现...
关键词:知识 所知与能知 明晰之知与默会之知 
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的重塑及其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147-148,共2页姜华 
ChatGPT作为“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它凭借转换器和大数据、强算力,通过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微调等一系列相互促进的技术路线,大大提升了人工智能对自然语言的处理能力。但在“各种各样的输人”基础上“生成类似人类的反应”也表明,GP...
关键词:人工智能 变换模型 强化学习 大数据 自然语言 GPT 预训练 转换器 
为什么教育需要系统科学被引量: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812-821,共10页吴金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A0709503)。
介绍了什么是教育系统科学,强调其研究方式是以系统思维为指引的系统分析方法和以科学思维为指引的科学研究方法,其所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教育需要系统科学的原因,即教育是一个多种类、多数量的主体通过其间丰富...
关键词:教育系统科学 理解型学习 知识的层次 人类知识高速公路 高层知识生成器 学科大图景 批判性思维 系统思维 
从计算到人类知识:ChatGPT与智能演化
《智能安全》2023年第2期92-102,共11页刘伟 何瑞麟 
深入探讨了智能的演化过程和ChatGPT的实现效果,以及人工智能通用性提高和长期发展方向.从自然界中智能的诞生过程开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ChatGPT作为一种具有强大泛化能力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
关键词:人工智能 智能理论 生物演化 ChatGPT 
从辛弃疾到GPT: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的重塑及其效应被引量:39
《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35-145,共11页姜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业危机与杂合体新闻业的兴起研究”(21BXW107)的阶段性成果。
从形式上看,GPT生产的知识文本已接近人类的知识产品,但从知识的形成过程看,GPT生产的知识与人类生产的知识却有着本质差异。人类生成知识是在意向性的基础上完成的,以一阶知识、二阶知识的面目呈现;GPT的知识生产是缺乏反思性的通过逻...
关键词:辛弃疾 GPT 三阶知识 知识生产 反思性 社会效应 
俯瞰人类知识的数学飞鸟
《财新周刊》2023年第7期104-104,共1页黄小骑 
数学家、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他,广为流传的演讲稿《飞鸟与青蛙》中,将数学家分为两类:“青蛙型”专注于特定问题的细节,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飞鸟型”则视野宽广,更乐于将不同领域的不同问题整合起来思考。在戴森看来,尤里·曼宁(Y...
关键词:弗里曼 数学 知识版图 戴森 演讲稿 青蛙 飞鸟 
看见人类知识的边界——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献阅读课程建设略论被引量:4
《现代大学教育》2022年第6期102-108,共7页戴木茅 田菊会 
2019年度河北省教育厅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秦汉奏议语言的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BJ2019068;2021年度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资助项目“《韩非子》政治话语研究”,项目编号:A202101074;2019-2020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经典阅读课程建设及其人文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9GJJG009。
高校教学工作的追求是启发学生看见人类知识的边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存在三种不同的看见知识的状态:观影式学习、旁观式学习、眺望式学习。其中,眺望式学习是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献阅读课程试图塑造的学习状态。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献...
关键词:经典文献阅读课程 知识边界 高校教学 学习 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融合人类知识的随机森林特征选择方法研究被引量:3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2年第7期155-160,共6页戴贵洋 綦秀利 余晓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806221)。
特征选择可以从原始特征空间中选择出一些最有效的特征以降低数据特征维度,提高学习算法性能。在数据降维问题中,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主要依靠数据本身的统计特性,通过数据本身信息选择更有效的特征,然而一些实际问题中往往积累了大量人...
关键词:特征选择 随机森林 人类知识 模糊系统 数据降维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学科本体性知识研究——基于人类知识三大部类划分的视角被引量:2
《中小学德育》2021年第4期16-21,共6页严月 丁媛 强晓菲 钟晓琳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培育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90360)初期成果之一。
以人的生命属性为根本、人的发展为指向,基于人类知识三大部类的划分构建框架,系统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本体性知识内容,呈现教师所需了解和掌握的更为明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构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学科本体性知识 人类知识部类 教师专业化 
机器习得人类知识的前提:具备身体抑或掌握语言?被引量:1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0年第2期46-62,共17页贺久恒 
人工智能研究自20世纪中叶兴起,伴随其出现的还有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哲学探讨。关于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是: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最终复刻人类的智能?本文回顾了现象学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和社会学家哈里·柯林斯关于人工智能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 具身性 专长研究 德雷福斯 柯林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