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隐喻

作品数:62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萍曹丽英黄勇肖家燕李恒威更多>>
相关机构:大理学院四川外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荒原》诗歌隐喻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101-107,共7页刘涵笑 
本文旨在探讨T.S.艾略特的《荒原》中的诗歌隐喻,以《荒原》为文本,运用Lakoff和Turner的诗歌隐喻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并将其置于艾略特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诗歌中的隐喻及其象征意义,本文将揭示《荒原》如何反映了20世纪...
关键词:《荒原》 现代主义文学 诗歌隐喻 艾略特 
生命本体与诗学本质之间的精神关联和文化省思——海子精神困境及其诗歌隐喻向度剖析
《长白学刊》2024年第3期147-156,共10页张盛男 王巨川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盛京时报》文学史料整理、考录及研究”(20FZW128)。
人从自然生命走向生命本体的过程,是一种从“本我”到“超我”再到“非我”的建构与交融过程。而诗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存在的隐喻,它在不断内生的隐喻和象征中无限接近人的生命本体,因此,在生命本体与诗学本质之间便产生了内在的精神...
关键词:生命本体 当代诗歌 海子诗歌 人格精神 生命还乡 文化省思 
认知视阈下狄金森诗歌的隐喻研究——以《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为例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王博 
安徽三联学院校级科研创新平台项目(PTZD2021003);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SK2021A081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承载的是人们的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并由此发展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两个被学界所熟知的理论以解释隐喻中的认知机制。借助这两个理论,本文详细研究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概念隐喻的含义及其认知构建过...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概念隐喻 概念整合 诗歌隐喻 
神似论角度下许渊冲诗歌隐喻翻译研究
《海外英语》2024年第3期33-35,39,共4页杨斌钰 
“神似论”是我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神似论”所阐释的“形似”和“神似”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该文先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神似”和“形似”的关系,而后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许渊冲诗歌中的隐喻翻译,探讨“神似”和“...
关键词:神似论 诗歌隐喻 隐喻翻译 许渊冲 形似和神似 
中国现代诗歌隐喻诗学的系统探讨与体系建构——评叶琼琼的《隐喻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78-182,共5页刘雨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叶琼琼的专著《隐喻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打通语言学、诗学与传播学等范畴,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将中国现代诗歌隐喻研究置于东西方隐喻研究史进行对比分析,对隐喻的定义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该著从意象、词汇和结构三个角度切入,对中国现代...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 词汇隐喻 结构隐喻 意象隐喻 
纽马克隐喻翻译视角下的诗歌隐喻翻译原则——以“百人百译”七个《乡愁》译文为例
《今古文创》2022年第45期39-41,共3页丁旭辉 李梦圆 
隐喻翻译是文学文本翻译的重要方面,但现有的隐喻翻译研究不仅过于关注宏观层面的方法分析,而且理论在实际的翻译实践层面也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运用。有鉴于此,本文拟就中国现代诗歌这一特殊的文本类型中存在的隐喻应如何翻译的问题进行...
关键词:隐喻翻译 中国现代诗歌 《乡愁》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汪国真诗歌隐喻翻译研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52-56,共5页刘桐君 潘震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汪国真诗歌英译的认知隐喻研究”(KYCX20_2196)。
翻译是一种主观的认知过程,在翻译隐喻的过程中,基于译者的知识经验,隐喻先后完成了文化内部与文化间的映射。在译者主体性的理论框架下,以《诗情于此终结:汉英对照汪国真诗选》为研究语料,主要探讨译者在处理隐喻的跨文化映射时体现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汪国真诗歌 隐喻翻译 
纳尔逊·古德曼隐喻理论视野下的诗歌隐喻新探
《理论界》2021年第6期91-97,共7页王胜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用主义研究”(14ZDB022)的研究成果。
诗歌最能体现语言的生命力与创造本性,隐喻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隐喻不是语言的装饰品,而是体验、重构世界的重要方式。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探索诗歌的隐喻便是探索语言的本性与特征。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
关键词:诗歌 隐喻 图式转移 构造世界 
从菜蔬到芳草:汉语诗歌隐喻之滥觞被引量:1
《中国韵文学刊》2020年第3期1-8,共8页梁文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本项目“屈赋的语言学研究”(15YJA740024)。
《诗》《骚》草木存在着实质性差异:《诗经》草木多为具有实用特质的稻梁菜蔬,屈赋草木则主要是具有审美情质的香花芳草;《诗经》状写草木侧重其丰茂繁多,屈赋侧重草木之芬芳峻洁;就对草木的处置而言,《诗经》高频动词为“采食”类,屈...
关键词:屈赋 《诗经》 草木 隐喻 
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诗歌隐喻及其教学启示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20年第4期174-176,共3页阮英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善于用具象事物抒发情感。本文以诗歌“The Tide Rises,The Tide Falls”为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其隐喻意义并揭示其教学启示。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概念整合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关键词:概念整合 隐喻 教学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