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作品

作品数:48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家玉耿占春赵云红寇志明南帆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克拉玛依学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西部(新文学)(上)》《四川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读诗歌须关注情景元素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43期21-23,共3页李琴 
情与景,代表着抒情作品的主客观两个方面。情,指的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属于主体;景,指的是客观的外界景物,属于客体。但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情与景、主观与客观都进行了相互的转化。诗人的情感会客观化为具体的物象,而客观的物象又含...
关键词:情与景 情景交融 主观情感 抒情作品 主观与客观 诗歌创作 优良传统 古典文学艺术 
热爱生命
《中学生百科》2021年第20期12-12,共1页食指 
食指的这首诗创作于1979年,与他十一年前写下的另一首更为脍炙人口的代表诗作《相信未来》是姊妹篇。同样是格式工整而情感饱满的抒情作品,读罢最大的感慨是,虽则光阴荏苒,半生磨难,但诗人心性不改。
关键词:热爱生命 诗创作 《相信未来》 抒情作品 
明清戏曲小说评点的叙事理论建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94-95,共2页朱万曙 
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意识的表达,叙事作品也不例外。叙事作品虽然不像抒情作品那样直接表达作者的意图或者抒发其内心的情感,但在叙说故事的背后,同样潜隐着叙事者的意图。在明清戏曲小说评点中,叙事者在文本中的叙事意图往往是评点者首...
关键词:叙事作品 叙事意图 叙事者 文学作品 明清戏曲小说 抒情作品 内心意识 评点者 
文学批评:开放的解读及其边界被引量:4
《东南学术》2019年第5期87-98,248,共13页南帆 
文学批评解读与作品表象之间的紧张恰恰是文学批评存在的理由之一。但是,20世纪文学批评往往使这种紧张演变为断裂。文学批评的解读仿佛与作品脱钩,批评家的观点击穿了认识作品的基本框架,作品的有机整体遭到割裂。作品有机整体概念的...
关键词:文学批评 作品有机整体 结构 抒情作品 叙事作品 解读 
古诗十九首与中国文学的抒情叙事传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8年第11期4-9,共6页董乃斌 
一 古诗十九首历来被视为纯粹的抒情作品,如今我们要将它们与叙事传统相联系,当然首先就需要指出叙事因素在这些诗中的存在,只有这样我们的论述才具有"合法性"。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叙事传统 抒情作品 中国文学 叙事因素 合法性 
公文拟题应“炼意”为先被引量:1
《应用写作》2018年第10期12-16,共5页史为恒 
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常说"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意",即文章的中心、主题、意图、意旨。文学作品的"意",可以通过标题揭示,但更多的是通过正文部分来隐性地传递,有的开篇明义、有的篇中道情、有的卒章显志。在很多抒情作品中,...
关键词:炼意 拟题 公文 《荷塘月色》 正文部分 写作实践 文学作品 抒情作品 
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演奏技能分析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8年第24期35-36,共2页祝琪 
肖邦是19世纪欧洲的杰出音乐家,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尤其是抒情性质的钢琴作品,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很多的学生都进行了艺术课程的学习,其中,钢琴演奏作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和喜爱...
关键词:肖邦 钢琴曲 抒情作品 演奏技巧 
“温故知新”:透过《自言自语》及“过去”的视角重读鲁迅的《野草》——献给亡友冯铁教授被引量:5
《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8期4-14,共11页寇志明 
1924至1926年间,鲁迅创作了一组风格独特的被称为"散文诗"的作品,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野草》。《野草》由23首阴郁的抒情作品组成,曾有人将其与波德莱尔1857年的作品《恶之花》及《小散文诗》作过比较。
关键词:《野草》 鲁迅创作 《自言自语》 “过去” 温故知新 教授 重读 抒情作品 
重构:“复活”屈原的形象
《语文知识》2017年第7期31-31,共1页朱昌元 
《离骚》是一篇拥有丰厚人文底蕴和鲜明艺术特色的作品,它以情感激荡的自传回忆和纷至沓来、倏忽生灭的幻境交织来展开全诗。由于时代、思想、文化和语言的渺远距离,学生不易走近这篇"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的抒情作品。如何让具有...
关键词:形象 屈原 复活 重构 抒情作品 《离骚》 语文教师 解读文本 
浅论抒情作品中括号的应用——以徐志摩的散文、诗歌为例
《北方文学(下)》2015年第10期23-23,共1页晏旸 
我们下面重点讨论的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以标点形式出现的“小括号”,不同的文学作品运用括号所带来的传达效果是不同的。本文将以徐志摩的散文、诗歌名篇为例,从括号的用法、功能以及注意事项等各方面谈一谈我的观点。
关键词:括号 功能 徐志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