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然段

作品数:194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洁芸韩非施婧李敏俐何正安更多>>
相关机构:奉化市实验小学淮安市人民小学白银市第十一中学四川省华蓥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是“穿项链”还是“串项链”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12期77-77,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1课《项链》一文中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关键词:《项链》 第二自然段 一年级上册 统编教材 老师 
用冒号,还是逗号——辨析《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自然段一处标点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4期35-35,共1页徐如松 
小学语文传统名篇《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为各种版本低年级教科书所青睐。课文主要讲述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掉了,他先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但它们的尾巴各有用处,不能出借,正在难过之时,他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的故事。
关键词:《小壁虎借尾巴》 第二自然段 冒号 标点 逗号 小学语文 知识性 教科书 
如此造句不该说“很好”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3期72-72,共1页姜秀珍 
一次小型教研活动,我们听一位老师教学《赵州桥》(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其中发生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 读第二自然段,把第一句话用笔画出来。 (生读、画)师:谁来读第一句? 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这一句是总起句,...
关键词:《赵州桥》 造句 教学片断 三年级上册 第二自然段 教研活动 鲁教版 老师 
《黄果树瀑布》教学片断与评析(之二)
《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朱丽清 孟晓东 牛雨杉 
师:发现了吗?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一个象声词来写瀑布的声响——哗哗。谁来读读这个词?
关键词:《黄果树瀑布》 教学片断 第二自然段 象声词 
课文中的“哪”字用得对吗
《小学语文教师》2015年第9期72-72,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 人教版三年级《路旁的橡树》中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开始筑路了。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
关键词:《路旁的橡树》 课文 第二自然段 三年级 人教版 灌木林 老师 
是设问句还是反问句
《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9期69-69,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 人教版六年级《手指》中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两句话:“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请问这两句是设问句还是疑问句,为什么?
关键词:设问句 反问句 第二自然段 舞蹈演员 六年级 人教版 疑问句 兰花 
这个分号的用法对吗
《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4期71-71,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 人教社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第二自然段的分号的用法,我觉得有问题。文章是这样写的:“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里是两个设问,两个问句都是单独的句子,两个...
关键词:用法 分号 现代科学技术 第二自然段 印刷错误 四年级 人教社 句子 
沉入词语 点亮主旨
《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6期58-59,共2页徐萍 
沉人词语,是阅读文本、理解文旨的主要策略。选择的词语不同,沉入词语的方式不同,训练效果也有区别。 苏教版第四册《蜗牛的奖杯》第二自然段说:“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
关键词:词语 《蜗牛的奖杯》 第二自然段 阅读文本 训练效果 训练指导 第四册 苏教版 
多角度品味“或浓或淡”
《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12期57-58,共2页顾军然 
【案例】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第二自然段写作者入山后看到的景色。用了“或浓或淡”一词——
关键词:《记金华的双龙洞》 品味 第二自然段 六年级 苏教版 写作者 
发现课文的雷语密硝
《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10期46-46,共1页朱瑞芳 
【案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自然段:“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突然雷声大作。先...
关键词:《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文 第二自然段 四年级 苏教版 妈妈 雨衣 孩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