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作品数:96被引量:17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发启王健李广赵锦梅张洪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素质教育》《甘肃高师学报》《科研成果与传播》《大学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林业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验室改革的路径探索——以贵州大学为例
《中国林业教育》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苏嫄 赵龙山 
教育部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级一流专业”,项目编号教高厅函〔2022〕14号。
专业实验室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升本科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和促进专业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贵州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验室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实验空间有限,硬件基...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实验室改革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实验教学 师资队伍 
展现发现式教学法在“土壤侵蚀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林业教育》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王健 刘加彬 
陕西省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新农科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项目编号XNK20200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部高校生态环境治理类人才培养改革路径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Y2103092。
“土壤侵蚀原理”实践课程能够深化学生对土壤侵蚀类型和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土壤侵蚀领域的调查与研究能力。由于土壤侵蚀类型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土壤侵蚀过程的时间变异性、土壤侵蚀发生的危险性均较大,“土壤侵蚀原理”课程在实践...
关键词:展现发现式 土壤侵蚀原理 实践教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保障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被引量:1
《中国林业教育》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马瑞 张富 卢嘉 赵锦梅 马维伟 
2022年度甘肃省教育科研成果培育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S[2022]GHBPYY01;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甘肃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项目编号GS[2020]GHBZ18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建设不仅...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课程思政 保障体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
《中国林业教育》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于明含 齐元静 张守红 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智能+”时代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模式探索,项目编号BJFU2022JYJYS004。
虚拟教研室是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差异较大,因此各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各具特色,地域性强,一定程度上限...
关键词:虚拟教研室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人才培养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的探索——以贵州大学为例被引量:1
《中国林业教育》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赵龙山 
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受地域差异和经济社会差异的影响,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以贵州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为例,面临着经费不足、专业教师匮乏、教学平台层次不高等问题。为此,贵州大学以国家和地方...
关键词:一流专业建设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教材体系 实践育人体系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3
《中国林业教育》2022年第4期46-55,共10页党晓宏 蒙仲举 高永 黄露希 朱泊年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荒漠化监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JGYB201915;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风沙物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JGYB201711。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卓越农林类专业人才提供支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农林学科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在农林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内蒙古农业大学水保专业作为“...
关键词:本科教育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卓越农林人才 学业成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试验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为例被引量:1
《中国林业教育》2021年第5期61-63,共3页苏嫄 王志杰 
贵州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林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编号SZY2013003;贵州大学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林学专业”,项目编号PTJS201306。
“试验研究法”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连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提升科学研究实践技能的桥梁作用。以贵州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试验研究法”课程为对象,针对专业教师对该课程重视不够、专业融合度不...
关键词:试验研究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国林业教育》2021年第1期66-68,29,共4页关红杰 丁国栋 
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学科群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BJFU2019JY030;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从因材施教到因人施教——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精准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JFU2018JY031。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同时它也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教学缺少与水保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学学时偏...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教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被引量:6
《中国林业教育》2018年第6期53-56,共4页高广磊 丁国栋 赵媛媛 秦树高 张英 
2015年度北京市人才培养共建项目"北京市教学名师";2013年度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专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梁希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6年度北京林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案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BJFU2016JG007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北京市精品课程。在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课程实习存在的问题,如:学生人数较多,影响实习效果;课程...
关键词:梁希实验班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课程实习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2
《中国林业教育》2018年第1期17-19,共3页党晓宏 高永 蒙仲举 左合君 杨光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工程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编号2014-58-3;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4-26-3
培养和提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深基础、宽口径、能力强"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回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创办历史,分析了该专业存在的实验设施落后、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实践教学基地过于偏远、毕业实习流于形...
关键词: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