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教育

作品数:35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桂新李如密柳海民张金明王小革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研究》《学理论》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夏山学校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教育被引量: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22-27,共6页孙刚成 赵通通 
2019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新时代一流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发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ZG005)。
夏山学校是一所主张和践行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民主自治的学校。办学近百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令世界瞩目的办学经验。学校在上课和运动等方面基于学生自主成长所需要的自由,依托自然环境设计了丰富的...
关键词:自主教育 个性发展 具身教育 陶冶教育 夏山学校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问题分析被引量:5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65-69,共5页孙刚成 拓丹丹 
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ZDKT1615);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育学"(2015SXTS01)
乡土资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和培育其基本人文素养的综合价值,是乡村小学教育的根与魂。而实证调查显示,目前的乡村小学在开发运用乡土资源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理论基础和基本能力薄弱等问题。建议政府在加强乡村教师运用乡土资源能力培养...
关键词:乡土资源 乡村小学 陶冶教育 感知教育 特色教育 
浅谈古诗情感陶冶教育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18年第79期12-12,共1页陈丽华 
古诗文的诗句博大精深,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古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且可以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古诗情感陶冶教育着眼于诗体、音律等语言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内涵、文化品质展开...
关键词:古诗情感陶冶教育 领悟意境 本质特征 
明理、陶冶与感染——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8年第8期81-82,共2页杨志龙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要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明理教育、陶冶教育、感染教育,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的个...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明理教育 陶冶教育 感染教育 
量变带来质变——浅析陶冶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才智》2016年第34期137-137,共1页张强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工作方法也丰富起来,除了过去常见的说服教育,实践锻炼、榜样示范、集体活动等等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切实可行,收效也比较快。除此之外,在一般的教育理论书籍中,也提到了...
关键词:陶冶教育 班主任工作 作用 
陶冶教育的实践困境
《科教文汇》2016年第15期35-36,共2页张丽 
陶冶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在多数教育家的思想中都有体现,在多数学校的教育实践中被视为是对正规教学实践的一种补充,针对现行的主流的教育方式即填鸭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的弊病,陶冶教育作为一种较为温和的教育方式近...
关键词:陶冶教育 学校教育 实践困境 
浅议美育与音乐陶冶教育
《商情》2015年第15期66-66,共1页田维英 
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21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对音乐陶冶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与音乐 陶冶教育 
烹制心灵鸡汤 塑造健全人格——浅谈“陶冶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9期174-175,共2页徐朝英 
素质教育注重以人为本,这需要构建陶冶的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陶冶教育是时代的需要,通过陶冶教育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陶冶教育 情感体悟 语文阅读 
陶冶教育:自我存在的敞亮与澄明——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5期1-1,共1页曹明海 
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陶冶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陶冶教育哲学思想。他在该书中指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获得知识过程的一部分。”人的...
关键词:《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 陶冶 自我存在 澄明 教育哲学思想 精神成长 存在主义 
论陶冶教育的内涵、特点与作用机制被引量: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13-15,共3页谢桂新 张金明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大学道德教育中的陶冶问题探究>(吉教科文合字[2011]203号)阶段成果;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一般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成果
陶冶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道德、心灵、思想情操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育人方式;陶冶教育的特点有隐含性、愉悦性、非强制性、持久性、实践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陶冶教育对学生品德变化的作用机制为无意识心理倾向、感受体验、产生共...
关键词:陶冶教育 内涵 特点 作用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