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作品数:1405被引量:69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智荣何茂活刘忠华雷黎明薛克谬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注释辨误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3年第10期32-34,共3页葛佳才 
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词汇的,汉字字形与汉语的词和词义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有时是一词多字,有时是一字多词。这种并非一一对应的字词关系,必然会造成文献阅读障碍,因而弄清古书的用字问题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功。
关键词:通假字 文言文 辨误 注释 高中 汉语词汇 汉字字形 字词关系 
同源字和通假字——从语文教材的几则注释谈起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02年第12期35-36,共2页于智荣 
关键词:同源字 通假字 语文教材 注释 中学 语文 教材分析 文言文 
蜚""飞"与"蜚声"──兼谈通假异形词语的规范被引量:1
《语文建设》1999年第3期9-10,共2页薛克谬 王强军 
“蜚”有fěi与fēi两个读音,前一读不去说它,后一读与“飞”相同。《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以下简称《现汉》):“蜚fēi〈书〉同‘飞’。”下面我们就讨论这后一个“蜚”与“飞”的有关问题,并兼及通假异形词语的...
关键词:通假异形词语 通假字 词语规范 《大词典》 古今字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说文解字注》 发展趋势 处理方法 
从“捣脚”说到“捣”与“倒”
《语文建设》1998年第10期23-23,共1页薛克谬 
笔者曾将“捣脚”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它的意思,可没人知道。于是找了个喜好足球的同学出来,可他也不清楚。我于是念了下面这段文字:“他并未因为自己先前曾是一位绿茵场上出色的前锋而一味地将对方的‘来球’挡回去,或者人为地...
关键词:“倒” 《大词典》 异形词语 《汉语大词典》 处理方法 通假字 语言事实 现代家庭 《文汇报》 字的意义 
“令堂”述源被引量:1
《语文建设》1996年第5期16-17,共2页
中国素称文明礼仪之邦,一向讲究谦恭礼敬。表现在称谓上,对自己以及自己一方的亲属,要用谦称;对对方以及对方的亲属,则用敬称。“令堂”一称就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有的人对“令堂”一称不甚了了;有的即使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母亲 《庄子》 中国古代文化 《论语》 通假字 汤显祖 知其所以然 萱草 忘忧草 父母双亲 
朱起凤与《辞通》
《语文建设》1994年第11期40-41,共2页胡奇光 
朱起凤与《辞通》胡奇光朱起凤(1874-1948)先生是我国近代一位可敬的训诂学家。他的巨著《辞通》出版60年来,一直是训释古典文献的一把有用的钥匙。朱先生是浙江海宁人,他脸颊清癯,眼神忧郁,仪态既文静又倔强,有一种...
关键词:辞通 朱先生 古典文献 训诂学家 浙江海宁人 浙东 光绪二十一年 通假字 书写符号 文祺 
从《施愚山集》的文字处理谈用现代规范汉字排印古籍的尝试被引量:1
《语文建设》1994年第7期20-21,37,共3页杨应芹 
从《施愚山集》的文字处理谈用现代规范汉字排印古籍的尝试杨应芹编者按:能否用现代规范汉字排印古籍,是古籍出版物能否面向社会和未来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列入中国古籍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施愚山集...
关键词:规范汉字 施愚山 文字处理 正体字 “八五”计划 通假字 简字 今字 施闰章 宁邑 
异形成语浅析被引量:3
《语文建设》1992年第6期10-12,共3页薛从军 陈德荣 
所谓异形成语,指意义相同而个别字书写形式或结构方式略有不同的一类成语。如“抱残守阙”“百紫千红”“大快人心”又分别写作“抱残守缺”万紫千红”“人心大快”而意义没有改变。异形成语尽管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或不同的结构方式,但它...
关键词:人心大快 百紫千红 书写形式 抱残守阙 名家名篇 古今字 同源字 释兽 仿词 通假字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被引量:27
《语文建设》1989年第3期4-12,共9页裘锡圭 
我们所说的“文字学”取其传统用法,指以记录汉语的方块汉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40年来,在语言学的带动下,文字学的理论水平有了提高。同时,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汉字资料的不断发现,以及国家的语文工作和语文教学等方面的实践,都对汉字的研...
关键词:汉字问题 方块汉字 通假字 古汉字 语素构成 古今字 参考文献目录 假借字 促进作用 隶变 
通假字的消长与正词法的确立
《语文建设》1987年第5期22-27,共6页李行杰 
一、通假字就是同词异形和同形异词现象1.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用来写词记言的符号系统。1.2.上古汉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汉字也是单音节的,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上古的写词法,一个字就代表一个词,字与词...
关键词:通假字 上古汉语 甲骨文编 形体结构 记言 双音词 书面语言 符号系统 指示代词 用字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