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作品数:10220被引量:23002H指数:6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庞海芍黄俊杰冯惠敏周德军彭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教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程地质实习“四位一体”教学改革研究——以登封地质实习为例
《高教学刊》2025年第7期138-142,共5页马清文 王心怡 何志林 霍子健 张子恒 查明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极端天气黄土体灾变风险防控技术装备研发”(2022YFC3003405);郑州大学材料基金“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工程地质实习教学改革”(2021ZZUJGLX0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工程地质实习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学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以登封地质实习为例,提出“思政+军事+人文通识教育+创新性思维”四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工程地质实习 登封 通识教育 四位一体 教学改革资源 
生态文明视域下林业院校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改革探索
《高教学刊》2025年第9期142-145,共4页梁启斌 王俊峰 侯磊 
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YB20222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林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202002325006)。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林业院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拥有明显的学科专业优势、成熟的课程基础、完善的实践条件及优质的师资力量。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层次的生态文明通识教...
关键词: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 林业院校 通识教育 生态文化自信 
高校大类招生培养中的竞争与合作
《高教学刊》2024年第34期7-10,共4页刘飞 罗均 何彦 
2022年度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大类招生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22014);2022年度重庆市教改重大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特色方向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21002)、“新工科视域下智能制造‘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践”(221001)。
大类招生培养是近年来高校采用的主要招生培养方式,其较好地适应以交叉性、创新性、多样性为典型特点的高等教育变革。大类招生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识、交叉、多样的培养特点,...
关键词:大类招生 合作与竞争 人才培养 通识教育 专才教育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概论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4年第27期193-196,共4页陈晓春 施京京 高南 
南京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基于‘五问’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普通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20210207)。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概论是一门前沿性通识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生物技术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合改革创新、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的生命科学工作者。首先,探讨生命科...
关键词:通识课程 课程思政 改革创新 爱国主义 工匠精神 文化自信 
社科类通识教育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高教学刊》2024年第26期131-134,共4页包红梅 
内蒙古自治区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经典+思政’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20600-232674)。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课程类别,社科类通识教育课可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两类;根据授课方式,可分为课堂通识教育课和实践通识教育课两类。社科类通识教育课具有人文性、趣味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 社科类通识教育课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 
高校通识写作课教学的“具身化”策略及实践路径探析
《高教学刊》2024年第16期119-122,共4页张熙 
清华大学写作中心教改四期“以图见史:美术史写作传统及其通识教育价值”阶段性成果(xzjg2023-10)。
高校通识写作课致力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注重学生价值和人格的塑造。但传统“离身”的写作教学模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感。通过搭建教学情境、促进通感联觉、重视实践活动等“具身化...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 写作课 教学模式 离身性 “具身化”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究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4年第18期52-55,共4页李津津 
清华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人才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改革”(ZY01_01)。
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加快工科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主动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服务“中国制造2025”“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该文以工科专业机械工程为对象,对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分析目前高校工科专业...
关键词:新工科 通识教育 教学改革 三位一体 机械工程 
三段式通识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4年第S01期48-52,共5页陈静 钱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北航特色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4037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双院制’背景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403728)。
建设教育强国,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通识教育”重在培养综合素养能力,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正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担负着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使命的B大学,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调整育人模式。从21世纪...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三段式通识教育体系 大类通识培养阶段 专业基础培养阶段 研究能力培养阶段 
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被引量:2
《高教学刊》2024年第10期132-135,共4页孙凤余 郑德顺 张玲 李妲 
教育部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与研究”(20210227100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地质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1SJGLX367);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打造有高度和温度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金课”(2019SJGLX234);河南省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地质学基础”(豫教[2021]21197);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大美嵩山’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序号7);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地质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1JG007)、“智慧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地学通识课’教学创新与探索”(2021JG027)。
通识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加快推动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该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的现状,针对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突出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从构建课程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 地球科学概论 课程改革 教育质量 教学改革 
药物常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4年第7期136-139,共4页涂小云 邹峥嵘 朱地福 程禹朦 龚慧蓉 钟春兰 
江西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药物常识”(2021-242)。
通识教育作为中国高校本科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备受推崇,且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众多。该文分析通识教育课程——药物常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包括转变授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
关键词:药物常识 通识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